来源:复禾健康
184人阅读
乙肝可能导致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病情发展通常由轻度逐渐加重。
1、急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引发急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和黄疸等症状。多数患者可通过休息和营养支持自行恢复,必要时可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2、慢性肝炎: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可能出现肝区不适和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炎需长期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同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肝硬化:长期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脾肿大等症状。治疗需结合抗病毒药物和保肝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手术评估。
4、肝癌: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和肝区疼痛。早期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晚期需综合治疗。
乙肝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并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