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4人阅读
伤口结痂脱落后长水泡可能与局部感染、过敏反应、摩擦刺激或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可通过消毒处理、抗过敏药物、减少摩擦及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 局部感染: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菌侵入可能导致水泡,表现为红肿渗液。需用碘伏消毒,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2. 过敏反应:接触创可贴胶布或外用药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伴随瘙痒红斑。建议停用致敏物质,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3. 摩擦刺激:新生皮肤受衣物摩擦易形成张力性水泡。应避免搔抓,穿着宽松衣物,局部可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屏障。
4.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复发可能引起簇集性水泡,伴随灼痛感。需就医确诊后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口服伐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撕扯水泡皮损,若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