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1人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介入栓塞治疗、开颅手术等方式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外伤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诱因,需严格监测并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缬沙坦等降压药物。
2、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保持环境安静,床头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
3、介入栓塞治疗针对动脉瘤性出血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微导管植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创伤小且恢复快。
4、开颅手术对于复杂动脉瘤或合并脑疝患者需行开颅夹闭术,清除血肿并处理出血源,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注意观察头痛、呕吐等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