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6人阅读
来月经时出现屁股坠痛感可能与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位、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体位调整、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腔充血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导致压迫直肠,表现为下腹及肛门坠胀感。建议侧卧屈膝体位减轻压迫,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侵犯直肠子宫陷凹可能引发放射性肛周疼痛,常伴随进行性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植入剂等药物控制病灶。
3、子宫后位子宫过度后倾压迫直肠神经丛,月经期充血加重症状。膝胸卧位锻炼有助于改善子宫位置,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4、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炎导致组织粘连可能引发经期直肠刺激症状,多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经期避免久坐久站,适量饮用姜茶缓解不适,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