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解冻后不建议再次冷藏。解冻后的母乳应尽快使用,避免反复冷藏或冷冻。
母乳在解冻后可能出现细菌滋生或营养成分流失的情况。解冻后的母乳应在室温下放置不超过2小时,若未使用完毕则应丢弃。冷藏环境下解冻的母乳可保存24小时,但再次冷藏会增加变质风险。母乳中的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类物质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容易失活,影响其营养价值。
哺乳期女性可将母乳分装为小份量冷冻,按需取用单次用量。储存容器应选择专用储奶袋或玻璃瓶,并标注日期和时间。解冻时可使用温水浸泡或冷藏缓慢解冻,避免微波加热或沸水直接解冻。
母乳冷藏一般能保存3-5天,实际保存时间受到储存温度、容器洁净度、挤奶操作规范、母乳初始菌落数、冰箱开关频率等因素影响。
1、储存温度4℃冷藏环境下母乳保存时间最长,若冰箱温度不稳定或高于4℃,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会导致保质期缩短。使用独立温控的医用级母乳储存冰箱效果更佳,普通家用冰箱需避免频繁开门。
2、容器洁净度专用储奶瓶或储奶袋需经过高温消毒并完全干燥,容器密封性不足或残留水分可能滋生革兰氏阴性菌。建议选择不含双酚A的聚乙烯材质储奶袋,每次使用前检查是否有破损。
3、挤奶操作规范挤奶前需用抗菌皂清洁双手及乳房,避免接触吸奶器收集口内壁。乳汁挤出后应在1小时内完成冷藏,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的母乳不建议继续储存。
4、母乳初始菌落数母亲患有乳腺炎或乳头皲裂时,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含量可能增高,这类母乳冷藏保存时间需缩短至24-48小时。早产儿使用的母乳建议在24小时内使用完毕。
5、冰箱开关频率频繁取放物品会导致冷藏室温度波动,建议将母乳存放在冰箱深处温度稳定区域。已解冻的母乳禁止二次冷冻,冷藏后需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
储存母乳时应标注挤奶日期时间,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解冻时可放置于冷藏室缓慢融化或37℃温水隔水加热,禁止使用微波炉或沸水直接加热。解冻后出现分层属正常现象,轻轻摇匀即可。若母乳出现酸败味、絮状物或颜色异常应立即丢弃。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水分摄入,避免进食可能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
地西泮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精神药品主要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地西泮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管控使用。
1、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作为苯二氮䓬类衍生物,被列入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第二类管理。这类药品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用量通常不超过7天,医疗机构需专册登记并保存处方2年备查。地西泮片剂、注射液等剂型均纳入相同管理类别。
2、药理特性地西泮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作用,产生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效果。其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仍具活性,半衰期可达100小时。这种长效作用特性是将其列为管控药品的重要依据,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
3、临床应用范围该药品适用于焦虑症、失眠、癫痫持续状态等病症,在手术前镇静和酒精戒断综合征治疗中也有应用。使用需严格遵循适应证,禁止超说明书用药。精神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是主要使用科室,用药期间应监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4、特殊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对地西泮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账册。处方颜色为白色并标注精二字样,医师需具备精神药品处方权。药品批发企业不得向零售药店销售该类制剂,运输过程需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5、滥用风险防范地西泮与阿片类镇痛药联用可能加重呼吸抑制,老年人使用需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应逐步减量。国家药物滥用监测系统对该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发现异常流向需立即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使用地西泮期间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其他中枢抑制剂,从事高空作业、驾驶车辆等需谨慎。出现过敏反应或异常行为改变应及时就医。药品存放需远离儿童接触,过期剩余药品应交由医疗机构统一销毁。患者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和安全性。
抗疲劳药品主要有生脉饮、黄芪精口服液、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复方阿胶浆等。这些药物适用于气血不足、过度劳累等引起的疲劳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生脉饮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亏导致的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症状。该药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一定缓解作用。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黄芪精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黄芪提取物,具有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疲劳伴免疫力低下者,可改善体力下降、反复感冒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阴虚火旺者慎用。
3、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含人参、白术、当归等十味药材,为气血双补剂。适用于久病体虚、过度劳累引起的面色苍白、四肢倦怠等症。该方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能量代谢。外感发热及实热证患者禁用。
4、归脾丸归脾丸由党参、白术、龙眼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型疲劳,常见食欲减退、失眠健忘等症状。其通过调节5-羟色胺系统改善神经疲劳,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见效。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
5、复方阿胶浆复方阿胶浆以阿胶为主药,配伍熟地黄、红参等补血药材。适用于血虚型疲劳伴头晕目眩、月经量少等表现。阿胶富含胶原蛋白和微量元素,能促进造血功能。消化不良者宜饭后服用,避免与浓茶同服影响铁吸收。
除药物治疗外,改善疲劳需综合调理。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量摄入坚果和深色蔬菜。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工作间隙可做肩颈放松操,每2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长期疲劳不缓解需排查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疾病。
治疗荨麻疹的药品主要有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咪唑斯汀缓释片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1、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和风团。该药通过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发挥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较轻。适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等,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2、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为长效抗组胺药,对荨麻疹的瘙痒和红斑有显著改善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疗效。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的急慢性荨麻疹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应在医师评估后使用。
3、依巴斯汀片依巴斯汀片具有强效抗组胺和抗炎作用,对顽固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该药能抑制组胺释放及白三烯生成,特别适合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荨麻疹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乏力等反应,不建议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
4、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荨麻疹患者,作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其抗过敏作用更强。该剂型便于调整剂量,适合1岁以上幼儿服用。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心悸等不良反应,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儿禁用。
5、咪唑斯汀缓释片咪唑斯汀缓释片兼具抗组胺和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有独特疗效。缓释制剂可平稳维持血药浓度,减少服药次数。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阳光暴晒以防光敏反应。
荨麻疹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除尘。急性发作期可用冷敷缓解瘙痒,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