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

我和爱人都没有母亲,爱人是32岁剖腹生的宝宝还在医院里,医生产妇出院后护理方面有哪些宜和忌?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直肠癌手术后几天出院?

直肠癌手术后一般需要7-14天出院,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

直肠癌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创伤程度和个体恢复能力。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7-10天。这类手术创伤较小,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术后3-5天可逐步恢复饮食,5-7天达到出院标准。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则需要10-14天住院观察,因手术切口较大,需更长时间监测伤口愈合情况。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若5-7天内恢复排气排便,无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无异常,可考虑提前出院。对于出现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住院时间可能延长至14-21天,需进行抗感染治疗或二次手术干预。高龄、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因组织修复能力较差,住院时间通常比普通患者延长2-3天。

出院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术后1个月需返院复查肠镜或CT,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如出现持续发热、便血或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粘连性肠梗阻出院后小肚子绞痛怎么回事?

粘连性肠梗阻出院后小肚子绞痛可能与饮食不当、术后肠粘连复发、胃肠功能紊乱、局部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松解、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复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饮食不当

术后过早摄入粗纤维或产气食物可能刺激肠管。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绞痛伴腹胀,排气排便减少。需暂时禁食并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或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肠蠕动。

2、术后肠粘连复发

手术创伤导致的纤维带形成可能再次引发梗阻。疼痛多呈持续性加重,可能伴随呕吐胆汁样物。腹部CT可明确诊断,轻症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重症需考虑肠粘连松解术。可配合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或口服石蜡油润滑肠管。

3、胃肠功能紊乱

术后肠道神经调节未完全恢复易引发痉挛性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肠鸣音亢进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建议热敷腹部并按摩足三里穴,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或口服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动力。

4、局部炎症反应

手术区域浆膜面炎症可能刺激腹膜引发牵涉痛。疼痛多局限在切口周围,伴低热但无感染征象。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抗炎镇痛,联合康复新液促进组织修复。需监测体温及血常规变化。

5、继发感染

吻合口瘘或腹腔残余感染可能导致化脓性腹膜炎。疼痛剧烈伴肌紧张、反跳痛,需急诊处理。确诊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严重者行腹腔引流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出院后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每日记录腹痛发作时间与排便情况,适当散步促进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呕吐、发热或便血需立即返院。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肠管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三个月内建议每月随访一次,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躁狂症恢复的很好,20天可以出院吗?

躁狂症患者恢复良好时,20天可能达到出院标准,但需严格评估症状稳定性和用药依从性。躁狂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期,出院决策需结合症状控制、社会功能恢复、家庭支持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判断。

症状控制良好是出院的核心条件。患者需连续两周以上情绪平稳,无过度兴奋、易怒或冲动行为,睡眠周期恢复正常,认知功能基本复原。治疗团队会评估患者对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等心境稳定剂的反应,确认血药浓度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同时要求患者具备基本服药管理能力,家属能监督用药并识别复发征兆。

部分患者虽症状缓解但仍需延长住院。存在自杀风险未完全消除、合并物质滥用未戒断、既往频繁复发史等情况时,可能需要30天以上的住院观察。家庭环境不稳定或缺乏有效监护的患者,出院前需完善社区随访计划,必要时转介日间康复中心过渡。

出院后应维持规范用药6-12个月,定期复查血锂浓度及甲状腺功能。家属需协助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监测情绪波动和消费冲动。建议参加认知行为治疗小组,学习应对压力技巧。如出现睡眠需求减少、语速加快等前驱症状,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产妇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产妇营养不良的4个原因细说?

产妇营养不良可能与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产后出血、哺乳期营养需求增加等因素有关。

饮食不均衡是产妇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部分产妇产后过度节食或偏食,导致蛋白质、铁、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多见于胃肠功能紊乱的产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产后出血量较大时,可能造成铁元素大量流失,引发缺铁性贫血。哺乳期妇女每日需额外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素,若补充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

产妇营养不良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乳汁分泌不足、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日常可通过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补充铁剂、少量多餐等方式改善。哺乳期妇女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多维元素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建议产妇保持多样化饮食,适当增加鱼禽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睡着了嘴巴还在吸是怎么回事??

婴儿睡着了嘴巴还在吸可能是正常的非营养性吮吸行为,也可能与饥饿、胃食管反流、鼻腔堵塞或神经发育不成熟等因素有关。若伴随拒奶、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需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1. 非营养性吮吸

婴儿天生具有吮吸反射,睡眠中无意识吮吸嘴唇或手指属于自我安抚行为。这种动作有助于稳定情绪,通常不伴随吞咽动作,与清醒时的觅食反应不同。家长无须干预,但需注意避免手指长期吮吸导致皮肤破损。

2. 饥饿信号

未完全吃饱的婴儿可能在浅睡眠期出现觅食反射,表现为规律性吮吸动作并伴随转头寻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发生,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时间与奶量,若每次睡眠均出现该现象可尝试增加单次哺乳量10-15毫升。

3. 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食管可能引发婴儿通过吞咽缓解不适,常见于平躺姿势。若同时存在吐奶、弓背哭闹,家长需抬高婴儿床头30度,哺乳后竖抱20分钟,必要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等胃黏膜保护剂。

4. 鼻腔堵塞

感冒或过敏导致的鼻塞会迫使婴儿改用口呼吸,睡眠中可能出现空吮动作。家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持续超过3天需排查腺样体肥大。

5. 神经发育因素

部分6月龄内婴儿因神经系统未成熟,可能出现睡眠期节律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规律性吸吮伴肢体抽动,通常随月龄增长消失。若动作频繁影响睡眠,医生可能评估后使用维生素B6片营养神经治疗。

建议家长观察记录吮吸频率与伴随症状,睡眠环境保持22-24℃适宜温度,避免包裹过厚加重不适。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婴儿钙吸收,早产儿应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若吮吸动作伴随面色发绀、呼吸暂停等严重表现,需急诊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脑出血 脊髓纵裂 颞叶肿瘤 皮肤脓肿 腹主动脉瘤 肱动脉损伤 慢性鼻咽炎 输卵管粘连 妄想性障碍 慢性上颌窦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