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抑郁症

为什么产后有的孕妇会得抑郁症呢?要怎么办才好呢?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抑郁症可以自己恢复吗?

抑郁症通常无法自行恢复,但轻度抑郁症状可能通过心理调适和生活方式改善缓解。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慢性压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专业治疗干预。

部分患者处于抑郁发作初期时,若症状较轻且社会功能未明显受损,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社交支持等非药物干预,情绪可能逐步改善。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每日30分钟户外活动可辅助稳定情绪。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自助练习如情绪日记记录,也能帮助识别负面思维模式。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伴随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紊乱或自杀意念时,必须接受系统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需持续使用4-6周才能显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对药物无效者具有补充疗效。当患者出现木僵状态或严重自伤行为时,改良电休克治疗能快速控制症状。

建议抑郁症患者定期进行PHQ-9量表自评,当评分超过10分或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时需及时至精神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避免酒精摄入和熬夜,家属需协助监督用药并注意自杀风险信号。联合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可使70%以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擅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风险增加3倍。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

抑郁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影响脑内5-羟色胺转运体功能有关。这类患者需加强早期心理评估,亲属出现情绪持续低落时应及时筛查。治疗上常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配合认知行为疗法。

2、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会导致情绪调节障碍,常见于长期熬夜或应激状态人群。患者多伴有注意力减退和快感缺失症状。临床常用盐酸帕罗西汀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等药物调节递质平衡,配合规律光照疗法改善生物节律。

3、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等急性应激,或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等慢性压力均可诱发抑郁。这类患者常出现自我否定和社交回避,需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必要时使用米氮平片改善睡眠障碍,盐酸舍曲林片调节情绪波动。

4、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易继发抑郁,与炎症因子影响神经可塑性有关。临床表现为疲劳感与情绪低落交织,需原发病与抑郁同步治疗。常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兼顾疼痛改善,联合阿戈美拉汀片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等药物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引发药源性抑郁。患者用药期间出现莫名哭泣或兴趣丧失需警惕。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对肝酶影响较小的抗抑郁药。

抑郁症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分泌的内啡肽有助于改善情绪。饮食上增加深海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炎症反应。建立稳定的社交支持系统,定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睡眠环境应保持黑暗安静,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自杀念头时须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中度抑郁症严重吗?

中度抑郁症属于需要积极干预的疾病状态,虽未达到重度标准但已显著影响社会功能。抑郁症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度抑郁症患者通常存在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可能伴有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

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比轻度更明显,情绪低落持续时间更长,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丧失程度更重,可能出现明显的体重变化或睡眠问题。这类患者往往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但社交、职业功能已受到较大损害,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的消极念头。若不及时干预,中度抑郁症有较高概率发展为重度抑郁,增加治疗难度。

部分中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躯体化症状,如慢性疼痛、胃肠功能紊乱或心血管不适,这些症状会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或妄想,这种情况属于中度抑郁中的特殊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

建议中度抑郁症患者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规范的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避免施加压力,同时注意防范自伤风险。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抑郁症可通过专业心理评估量表、临床问诊、躯体检查等方式筛查。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压力、神经递质失衡、重大生活事件、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杀倾向等症状。

1、心理评估量表

常用筛查工具包括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标准化问卷。患者需根据近期真实感受填写,量表通过情绪状态、躯体症状、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总分超过临界值提示可能存在抑郁倾向。此类量表可在医院精神科或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获取,不建议自行网络搜索非专业版本。

2、临床问诊

精神科医生会通过结构化访谈评估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损害。典型诊断标准包括持续2周以上的核心症状,如每天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丧失愉悦感,伴随注意力下降、无价值感等附加症状。医生还会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共病情况。

3、躯体检查

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缺乏、脑部肿瘤等疾病可能引发类似抑郁症状。部分抗高血压药物、激素类药物副作用也会导致情绪异常,需结合用药史综合判断。

4、生物标志物检测

前沿研究显示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可辅助诊断,但目前尚未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这些检测能反映大脑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区域的功能异常,多用于科研或难治性抑郁症的鉴别诊断。

5、日常观察记录

建议连续记录2-4周的情绪波动周期、睡眠质量、社交活动等变化。可使用情绪日记APP或纸质表格,重点标注工作效能下降、无故哭泣、回避社交等异常表现。这些记录能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症状演变轨迹。

若自查发现多项抑郁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适当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避免孤立独处,可参与团体活动或寻求信任亲友的情感支持,但不要自行服用抗抑郁药物。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患者最怕什么?

抑郁症患者最怕缺乏社会支持、病情反复、自我否定、躯体症状加重以及被误解或歧视。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与生理功能紊乱。

1、缺乏社会支持

抑郁症患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显著增高,亲友的疏离或冷漠会加剧孤独感。长期缺乏情感回应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被抛弃的恐惧,进而加重自责倾向。建议家属通过定期陪伴、耐心倾听等方式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指导家庭支持策略。

2、病情反复

病程迁延不愈是抑郁症患者的核心恐惧,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复发。面对治疗周期长、疗效波动等情况,易产生治疗信心丧失。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维持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复发概率。

3、自我否定

病理性自我贬低是抑郁症的典型认知特征,患者常陷入能力否定与未来绝望的思维循环。这种恐惧可能表现为拒绝尝试新事物、回避社交活动等行为。心理治疗中需重点修正负性自动思维,逐步重建自我效能感。

4、躯体症状加重

失眠、食欲紊乱、慢性疼痛等躯体化症状会强化患者的病耻感。部分患者因心悸、头晕等躯体不适反复就医,却忽视情绪问题。米氮平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可改善睡眠障碍,配合正念训练能缓解躯体不适。

5、被误解或歧视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使患者害怕公开病情,担心影响就业或人际关系。错误认知如将抑郁症等同于性格软弱,会导致患者回避就医。普及疾病知识、完善职场心理健康政策有助于减少病耻感。

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家属应避免使用激励性语言施压,转而采用非评判性态度表达关心。当出现自杀意念或社会功能持续受损时,须立即至精神科门诊进行危机干预。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热门标签

虱病 佝偻病 胃痉挛 髌骨脱位 法布里病 角膜老年环 Terson综合征 急性脑血管病 外伤性白内障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