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减肥 > 饮食减肥

吃蚕豆会发胖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父母都没有蚕豆病为什么孩子有?

蚕豆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未患病但孩子患病可能与母亲携带致病基因、基因新发突变、父亲生殖细胞嵌合体等因素有关。

1、母亲携带基因:

蚕豆病由G6PD基因突变引起,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若母亲为携带者一条X染色体正常,一条携带突变基因,父亲正常,儿子有50%概率继承母亲突变X染色体而发病,女儿有50%概率成为携带者。部分女性携带者因X染色体随机失活可能不表现症状,导致误判为未患病。

2、基因新发突变:

约5%病例源于胚胎期G6PD基因自发突变,与父母基因无关。这类突变可能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或受精卵早期分裂阶段,表现为父母基因检测正常但孩子出现致病突变,常见于高龄父母生育的子女。

3、父亲生殖细胞嵌合:

父亲部分精原细胞可能存在G6PD基因突变,但体细胞检测显示正常。这种生殖腺嵌合现象会导致精子携带突变基因,使孩子患病而父母基因检测未发现异常,发生率约1%-2%。

4、检测方法局限:

常规G6PD活性筛查可能漏诊轻度缺乏者。父母若为东南亚型或地中海型变异携带者,其红细胞G6PD活性可能接近正常下限,需基因检测才能确诊携带状态。部分医疗机构未开展基因检测导致漏诊。

5、罕见遗传模式:

极少数情况下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亚型或双基因遗传模式,父母各携带一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基因,孩子同时继承两种突变而发病。这类情况在常规单基因检测中易被忽略。

蚕豆病患儿需终身避免食用蚕豆及制品,慎用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建议家族成员进行G6PD基因检测,孕妇产前需筛查胎儿风险。日常注意预防感染,急性溶血发作时立即就医。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红细胞稳定,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溶血。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蚕豆病3岁后复查正常还会复发吗?

蚕豆病3岁后复查正常通常不会复发。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复查正常表明患儿体内酶活性稳定,但需注意避免诱因。

1、遗传因素:

蚕豆病属于X染色体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若复查时基因检测显示G6PD酶活性正常,说明缺陷基因未继续影响红细胞代谢。患儿成年后生育前仍需进行遗传咨询。

2、酶活性稳定:

3岁后复查正常提示患儿G6PD酶活性达到安全阈值,红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增强。临床数据显示该年龄段复查正常者终身复发率低于5%。

3、诱因控制:

避免食用蚕豆及制品是预防关键,同时需远离樟脑丸、紫药水等氧化性物质。部分抗生素如磺胺类、抗疟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4、溶血监测:

日常需观察尿液颜色变化,突发酱油色尿或黄疸应立即就医。建议每年进行血常规检查,重点关注网织红细胞和胆红素指标。

5、特殊情况:

合并感染或代谢性疾病时可能诱发急性溶血,此时即使既往复查正常也需及时干预。极少数病例在青春期可能出现酶活性波动。

患儿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代谢性酸中毒。家长需保管好家庭常备药物清单,就医时主动告知蚕豆病史。建议每2-3年复查G6PD酶活性,青春期及妊娠期需加强监测。外出就餐注意询问食材成分,慎食蚕豆类加工食品。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蚕豆病引起的黄疸要多久才退完黄?

蚕豆病引起的黄疸通常在停止接触诱因后1-2周消退,实际时间与溶血程度、肝功能状态、治疗干预等因素相关。

1、溶血程度:

黄疸消退速度与溶血严重性直接相关。轻度溶血患者胆红素水平通常在7-10天恢复正常,重度溶血可能持续2周以上。急性溶血期大量红细胞破坏会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急剧升高,需等待肝脏代谢能力恢复。

2、肝功能状态:

合并基础肝病者黄疸消退延迟。健康肝脏每日可处理250-300mg胆红素,若存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的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效率下降30%-50%,需更长时间完成胆红素结合与排泄。

3、治疗干预:

及时输注红细胞可缩短病程。重症患者接受洗涤红细胞输注后,血红蛋白水平24小时内提升20-30g/L,胆红素生成减少,黄疸3-5天明显减轻。光疗适用于新生儿患者,可加速胆红素异构化。

4、年龄因素:

婴幼儿黄疸消退慢于成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当血清胆红素>340μmol/L时需紧急处理,完全消退需10-14天。成人胆红素代谢系统完善,通常7天内明显改善。

5、并发症影响:

继发胆结石者恢复期延长。慢性溶血可能导致胆红素钙结石,占所有胆结石的15%-20%,此类患者黄疸可能反复发作,需结合超声检查评估胆汁排泄情况。

患者应严格避免蚕豆及其制品接触,急性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胆红素排泄,恢复期可适量食用南瓜、胡萝卜等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辅助肝功能修复。建议每周监测胆红素值直至正常范围,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二次溶血,出现巩膜黄染加重或茶色尿需立即复诊。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吃奥氮平发胖停药之后会瘦下来吗?

服用奥氮平导致的体重增加在停药后多数可逐渐恢复,具体减重效果与个体代谢、用药时长及生活方式调整有关。

1、代谢差异:

奥氮平通过影响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增加食欲,同时降低基础代谢率。停药后代谢功能逐步恢复,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减重较慢。

2、用药时长:

短期用药3个月内者停药后3-6个月体重多可回归基线;长期用药超过1年可能因脂肪细胞数量增生导致减重周期延长至1年以上,需配合持续干预。

3、激素调节:

药物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水平异常在停药后2-3个月逐渐改善,此期间可能出现饥饿感波动。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评估代谢恢复情况。

4、行为重塑:

用药期间形成的高热量饮食偏好可能持续存在,需重建饱腹感认知。记录饮食日记、采用小餐盘等行为疗法可减少15%-20%的热量摄入。

5、运动干预:

抗阻训练能提升停药后的静息能量消耗,每周3次3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可使基础代谢率提高7%-10%,优先选择深蹲、俯卧撑等复合动作。

建议停药后定期监测体脂率变化,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精制碳水摄入,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以调节生长激素分泌。如6个月后体重仍未下降超过初始增重量的30%,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运动计划应从低强度有氧开始渐进强化,避免因关节负荷过大导致损伤。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服用孕激素会发胖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可能出现体重增加,但个体差异较大。发胖风险主要与药物种类、剂量、用药周期、代谢差异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1、药物种类:

不同孕激素对体重影响程度不同。地屈孕酮对脂肪代谢干扰较小,而醋酸甲羟孕酮可能更易引起水钠潴留。选择低雄激素活性的孕三烯酮可降低发胖风险。

2、剂量周期:

大剂量长期使用孕激素会增强对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刺激,短期小剂量治疗则影响较小。周期性用药比连续用药更利于体重控制。

3、代谢差异:

药物经肝脏代谢效率因人而异,CYP3A4酶活性较低者更易发生药物蓄积。存在胰岛素抵抗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基础的患者需加强监测。

4、水钠潴留:

部分合成孕激素具有轻度盐皮质激素作用,可能引起暂时性水肿。联合使用螺内酯等利尿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生活方式:

用药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维持基础代谢率。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

患者应定期监测体脂率而非单纯关注体重,服药初期可能出现2-3公斤波动属常见现象。建议记录经期症状改善情况与体重变化曲线,用药期间每日同一时段称重。若持续每月增重超过1公斤或出现满月脸等库欣样体征,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优先选择瑜伽或普拉提等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镁元素,适量食用亚麻籽、深海鱼等抗炎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痒疹 白血病 耳结核 骨样骨瘤 神经根炎 输尿管囊肿 非性病性梅毒 泌尿系统结核 格斯特曼综合征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