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怀孕33周了平时在家双手提着一定重量的物体,把它拿起来再放下,再拿起来再放下,这样有助于顺产分娩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在家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在家测量血压需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保持袖带与心脏同高,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

选择安静环境,避免测量前30分钟内吸烟、饮用咖啡或剧烈运动。测量时坐姿端正,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裸露上臂或穿薄衣物。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首次测量需记录双上肢血压,后续以较高一侧为准。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间睡前是理想测量时段,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计需每半年至一年校准一次,避免将手机等电子设备靠近血压计。若发现血压持续超过135/85mmHg,或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记录测量数值与对应时间,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卒中在家如何救治?

脑卒中在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避免移动患者、记录症状变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方式进行初步救治。脑卒中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取出,避免阻塞气道。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顺畅。此时无须喂水或药物,避免呛咳加重病情。

2、调整体位

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避免平躺导致舌根后坠或呕吐物反流。若患者出现抽搐,需用软物垫在齿间防止舌咬伤,但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3、避免移动患者

突发脑卒中后随意搬动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损伤。除非环境存在直接危险,否则应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禁止摇晃或拍打患者试图唤醒,避免剧烈体位变化导致血压波动。测量血压时若收缩压超过180mmHg,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

4、记录症状变化

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病时间、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言语能力等关键信息,使用FAST评估法快速识别症状。若出现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持续超过10分钟,需高度怀疑脑卒中。这些信息将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溶栓或取栓方案。

5、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脑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每延迟1分钟将损失190万个脑细胞。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并明确告知疑似脑卒中,优先选择具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在等待救援期间,可准备医保卡、既往病历和长期服用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供医生参考。

脑卒中居家救治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二级预防。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康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按时服用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家属需学习吞咽障碍护理技巧,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药情况和康复进展,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头颅CT。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喝什么水好有助于排石?

肾结石患者可以适量饮用柠檬水、白开水、苏打水、金钱草水、玉米须水等有助于排石的水,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五淋化石丸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柠檬水

柠檬水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能够与尿液中的钙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盐结晶的形成,有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肾结石。柠檬水还能酸化尿液,抑制草酸钙结石的生长。肾结石患者可以每天饮用适量柠檬水,但胃酸过多者应谨慎饮用。

2、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基础且重要的饮品,能够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减少结石形成的概率。建议肾结石患者每天饮用2000-3000毫升白开水,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3、苏打水

苏打水呈弱碱性,能够碱化尿液,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有较好的溶解作用。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饮用,不建议自行长期大量饮用。

4、金钱草水

金钱草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传统医学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可将金钱草煎水代茶饮,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饮用,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5、玉米须水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量,冲刷尿路,促进小结石排出。可将新鲜或干燥玉米须煮水饮用,但不宜过量,以免导致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1、排石颗粒

排石颗粒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主要成分为金钱草、车前子、木通等,能够促进输尿管蠕动,增加尿量,帮助结石排出。

2、尿石通丸

尿石通丸能够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泌尿系统结石。该药含有广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成分,具有溶石、排石双重作用,对直径小于8毫米的结石效果较好。

3、肾石通颗粒

肾石通颗粒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的功效,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该药能够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症状,促进结石排出,但孕妇禁用。

4、复方金钱草颗粒

复方金钱草颗粒具有清热祛湿、利尿排石的功效,适用于下焦湿热型泌尿系统结石。该药能够增加尿量,促进输尿管蠕动,对小结石有较好的排出效果。

5、五淋化石丸

五淋化石丸具有利水通淋、化石排石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泌尿系统结石。该药能够缓解结石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促进结石溶解和排出。

肾结石患者除注意饮水外,还应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茶叶的摄入,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如跳绳、爬楼梯等,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若出现剧烈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在家进行急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需立即转移至通风处并拨打急救电话,家中急救措施包括开窗通风、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一氧化碳中毒主要由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气体导致,可能引发头痛、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发现中毒者应迅速打开门窗或将其移至户外通风良好的地方,确保空气流通。立即解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若中毒者意识清醒,可协助其采取半卧位休息;若已失去意识,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避免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以防爆炸,同时清除口腔异物。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密切观察中毒者的呼吸、脉搏及意识状态,有条件时可给予吸氧。

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对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就医检查。中毒后24-48小时内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僵硬等。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需接受高压氧治疗以减少后遗症,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日常生活中需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炭火或燃气热水器。冬季取暖时保持室内通风,车辆怠速时不在车库内长时间停留。若曾发生中毒史,应告知医生并定期复查脑电图、心肌酶等指标。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避免高脂饮食加重缺氧损伤。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吃什么有助于排便?

若出现排便困难或便秘情况,可以适量吃西梅、火龙果、燕麦、酸奶、奇亚籽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麻仁润肠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西梅富含山梨醇和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并软化粪便。新鲜西梅或西梅汁均可发挥作用,但需注意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泻。

二、食物

火龙果含大量水分和黑色籽粒,其籽粒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内容物排出。红心火龙果的甜菜红素还可能轻度刺激肠黏膜,但胃肠敏感者应控制摄入量。

三、食物

燕麦作为全谷物代表,其β-葡聚糖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建议选择未深加工的燕麦片,与足量水分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四、食物

酸奶中的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尤其含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乳制品。选择无添加糖的低温酸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植物基发酵产品。

五、食物

奇亚籽吸水膨胀后形成凝胶状物质,既能润滑肠道又能增加便量。每日摄入不超过15克为宜,需配合大量饮水防止堵塞肠道。

一、药物

乳果糖口服溶液作为渗透性泻药,通过保留水分软化粪便。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但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二、药物

聚乙二醇4000散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增加肠道内容物体积。服药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电解质紊乱。

三、药物

开塞露通过甘油刺激直肠黏膜引发排便反射,属于应急措施。长期使用可能降低肠道敏感性,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3天。

四、药物

麻仁润肠丸含火麻仁、苦杏仁等中药成分,适合阴虚肠燥型便秘。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便溏者禁用。

五、药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改善微生态。需用温水送服避免高温破坏活性,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需结合适量运动和充足饮水,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腹部按摩。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可刺激胃结肠反射,饮食中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克。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持续便秘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警报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隆胸 肠坏死 淋巴管炎 网膜囊肿 Rh血型不合 急性泪腺炎 巨淀粉酶血症 慢性扁桃体炎 缺血性心肌病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