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月经不调

一个月内吃了两次避孕药,上次来月经是9.30到了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来月经了,之前我就有月经不调,我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为什么一用力就有尿?

一用力就有尿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急尿频,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盆底肌松弛导致控尿能力下降,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随排尿疼痛。

1、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群支撑力减弱时,腹压增高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常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避免提重物及慢性咳嗽可减少发作。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引发尿急感,可能伴随尿频和夜尿增多。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控制饮水量有助于改善症状。药物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米拉贝隆可调节膀胱功能,但需警惕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增大会压迫尿道,造成排尿踌躇和尿后滴沥。药物如坦索罗辛可松弛尿道平滑肌,非那雄胺能抑制腺体增生。严重排尿梗阻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4、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或长期便秘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生物反馈治疗能帮助恢复肌肉协调性,电刺激疗法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重建。坚持每天进行提肛运动至少三个月可见效。

5、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会引起尿急尿痛,严重时出现血尿。左氧氟沙星、磷霉素等抗生素可消除感染。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清洁不足。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超重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腹压,选择高膳食纤维饮食预防便秘。出现发热或腰痛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长期症状未改善者建议至泌尿外科或妇科盆底门诊评估,必要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一个月内最佳受孕时间?

一个月内最佳受孕时间通常是排卵期前后1-2天,即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受孕概率较高的时间段主要有月经周期规律推算、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排卵试纸检测、超声卵泡监测等方法辅助判断。

1、月经周期推算

对于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排卵日前5天至后1天为易孕期。周期不规律者需记录至少6个月经周期,取平均值计算。此方法适合周期稳定的女性,但易受压力、疾病等因素干扰。

2、基础体温监测

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会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摄氏度,持续监测可发现体温变化拐点。需每日晨起静卧测量舌下体温,连续3个月以上数据更准确。体温升高前1-2天为最佳受孕窗口。

3、宫颈黏液观察

排卵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宫颈黏液变稀薄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可达10厘米以上。黏液量增多、弹性增强时提示即将排卵,是自然受孕的理想时机。

4、排卵试纸检测

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预测排卵,强阳性后24-36小时会排卵。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检测,避免晨尿浓度过高影响结果。结合其他方法可提高准确性。

5、超声卵泡监测

经阴道超声可直观观察卵泡发育情况,当主导卵泡直径达18-25毫米时提示即将排卵。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通常需连续监测3-5次,适合辅助生殖或疑难病例。

备孕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双方可适当增加富含锌、维生素E的食物如牡蛎、坚果等,戒烟限酒。同房频率以隔天1次为宜,过度频繁反而可能降低精子质量。若尝试6个月未孕或存在月经不调等问题,建议到生殖医学科进行系统检查。保持轻松心态有助于提高受孕成功率,过度焦虑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排卵功能。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做完人流一个月内会怀孕吗?

人流后一个月内怀孕概率极低,但存在意外排卵可能。影响怀孕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卵巢功能恢复速度、术后同房时间、避孕措施使用、个体激素水平差异。

1、子宫内膜修复:

人工流产手术会刮除部分子宫内膜,术后需要4-6周完成修复。在子宫内膜未完全恢复前,受精卵难以着床,这是术后短期内自然怀孕概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极少数患者子宫内膜修复较快,可能提前恢复受孕能力。

2、卵巢功能恢复:

人流术后2-3周可能恢复排卵,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女性卵巢受妊娠激素影响可能出现暂时性功能抑制,而有些患者术后两周内即可恢复排卵。术后首次月经来潮前发生排卵是意外怀孕的高危时段。

3、术后同房时间:

医生通常建议人流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过早同房不仅增加感染风险,若恰逢卵巢功能提前恢复,可能发生意外受孕。术后首次同房时间越早,意外怀孕风险相对越高。

4、避孕措施使用:

术后立即采取可靠避孕措施至关重要。短效避孕药可在术后当天开始服用,避孕套需全程正确使用。不使用任何避孕措施的同房,即使在术后一个月内,仍存在意外怀孕可能。

5、个体激素差异:

不同患者激素水平恢复速度差异显著。年轻女性、既往月经规律者卵巢功能恢复较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恢复较慢。激素检测可帮助判断排卵恢复情况,但临床普及度有限。

人流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休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术后两周内避免盆浴和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气血恢复。术后一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稳定。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术后首次月经恢复前都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推荐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或避孕套双重防护。术后42天需返院复查超声,确认子宫恢复情况后再考虑备孕计划。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半个月内吃两次避孕药的危害?

半个月内重复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引发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反应。主要危害包括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卵巢功能抑制、胃肠道刺激及血栓风险增加。

1、激素水平波动: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短期内重复使用会打破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平衡。这种剧烈波动可能导致乳房胀痛、情绪烦躁等类早孕反应,部分人会出现持续性低热或头痛症状。

2、子宫内膜异常:

药物强制改变子宫内膜增殖周期,可能造成撤退性出血或点滴出血。两次用药间隔过短时,子宫内膜无法完成正常修复,长期可能引发内膜变薄甚至粘连。

3、卵巢功能抑制:

大剂量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排卵障碍。临床表现为后续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部分人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规律排卵。

4、消化系统反应:

孕激素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可能诱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转氨酶暂时性升高的情况较常见,肝功能异常者风险更高。

5、血栓形成风险:

孕激素可促进凝血因子合成,重复用药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肥胖、长期吸烟或存在遗传性血栓倾向者,可能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用药后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适量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天然雌激素食物。两个月内避免再次使用紧急避孕药,可改用避孕套等屏障法。出现严重头痛、视物模糊或单侧肢体肿胀时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适度运动促进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持续3个月未恢复正常需妇科检查。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打个喷嚏就有尿出来怎么回事?

打喷嚏时漏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妊娠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激素水平下降、慢性腹压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群支撑膀胱和尿道,当肌肉弹性下降时无法有效控制排尿。多次分娩、长期便秘或年龄增长会导致肌纤维损伤。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天3组收缩练习可改善控尿能力。

2、妊娠损伤:

怀孕期间子宫压迫盆底组织,分娩时可能造成神经肌肉损伤。这种压力性尿失禁多出现在产后,伴随阴道下坠感。产后42天开始电刺激治疗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显著。

3、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引起尿急尿频,炎症刺激导致括约肌失控。常见大肠杆菌感染,伴有排尿灼痛和尿液浑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磷霉素等抗菌药物。

4、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尿道黏膜萎缩,闭合压力降低。这种情况多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夜间尿频症状明显。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可增强尿道血管张力。

5、慢性腹压增高:

长期咳嗽、肥胖或重体力劳动会增加腹腔压力。持续冲击使盆底结构变形,可能出现直肠脱垂伴随漏尿。需控制基础疾病,肥胖者需减重10%以上。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跳跃,咳嗽前交叉双腿可减少漏尿。每天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分次少量饮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增强免疫力,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复。症状持续需到泌尿外科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器质性疾病。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巨大儿 颈椎脱位 结肠扭转 上颌前突 慢性胃窦炎 暴露性角膜炎 耳源性脑积水 慢性扁桃体炎 单核细胞白血病 结肠血管扩张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