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幼保健 > 人流

人流后没几天小腹经常疼痛,尤其是左侧,大腿根也酸,是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吃了避孕药没几天又来大姨妈?

服用避孕药后短期内出现阴道出血属于药物性突破性出血,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漏服药物、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或子宫病变等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若出血持续或伴随腹痛需就医排查。

1、激素波动:

短效避孕药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服药初期体内激素水平未完全稳定,子宫内膜可能出现不规则脱落。建议继续按周期服药,通常1-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消失。

2、漏服药物:

漏服或延迟服用避孕药超过12小时,会导致血药浓度骤降引发撤退性出血。需在想起时立即补服,并采取7天内额外避孕措施。多次漏服者建议更换长效避孕方式。

3、个体差异:

部分女性对激素敏感度较低,常规剂量可能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表现为服药期间点滴出血或月经样出血,可咨询医生调整药物配方如改用含屈螺酮制剂。

4、药物干扰:

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肝酶诱导剂会加速避孕药代谢,降低血药浓度。近期使用抗生素或中成药者也需警惕药效减弱,必要时需配合屏障避孕法。

5、器质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可能加重药物性出血,伴随经量增多或痛经需行妇科超声检查。40岁以上女性突发出血应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动物肝脏等食物促进凝血,同时监测出血量变化。若单次出血超过7天或单日用量浸透5片以上卫生巾,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黄体功能不足等内分泌异常。后续避孕建议优先选择激素含量稳定的复方制剂,并建立用药时间提醒机制。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月经走了没几天又来了怎么回事?

月经走了没几天又来了可能由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药物影响、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

1、排卵期出血:

两次月经中间出现的少量出血多为排卵期出血,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有关。通常持续2-3天,出血量少于月经,可伴有轻微腹痛。建议观察出血情况,避免剧烈运动。

2、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导致激素紊乱,可能引起非经期出血。常伴随月经周期不规律、痤疮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可采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3、子宫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造成异常出血。出血量较多且反复发作时,需进行超声检查。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建议宫腔镜切除,肌瘤可根据大小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4、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抗凝药物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通常发生在用药后1-2周内,出血量较少。需记录用药时间与出血关系,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5、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过度疲劳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影响月经周期。这种功能性出血多为一过性,改善睡眠质量、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经期后每周食用2-3次红枣枸杞炖汤。适当进行瑜伽、慢跑等舒缓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异常出血持续3个月以上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类似症状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月经来了没几天又来了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异常反复出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黄体功能不足、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内分泌失调:

长期压力过大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不规则出血。调整作息规律并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症状,必要时需检测性激素六项。

2、子宫肌瘤: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引起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常伴随经量增多。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5厘米以上肌瘤可能需行肌瘤剔除术,较小肌瘤可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3、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组织异常增生会导致非经期点滴出血,可能伴有下腹坠胀感。宫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建议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4、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使得子宫内膜提前脱落,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内。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不足12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丸进行周期调理。

5、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血液疾病会导致经血淋漓不尽,常伴有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需进行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检查,确诊后需血液科专科治疗。

建议保持经期保暖避免受凉,每日摄入50克红肉补充铁元素,经期后三天可进行快走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记录至少三个月的月经周期情况,包括出血起止时间、经量变化和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记录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10天时,需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身上特别痒尤其是晚上是怎么回事?

身上特别痒尤其是晚上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寄生虫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局部用药、驱虫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出现瘙痒,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可通过涂抹保湿霜、使用加湿器、减少洗澡频率等方式缓解。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每日涂抹2-3次。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或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夜间瘙痒加重可能与床品中的尘螨有关。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或西替利嗪片5mg/次,每日1次,同时更换防螨床品。

3、湿疹: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夜间瘙痒明显。可能与夜间体温升高、汗液刺激有关。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或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局部涂抹,同时避免抓挠。

4、寄生虫感染:疥疮、虱子等寄生虫感染常导致夜间剧烈瘙痒,尤其是手指缝、腋下等部位。疥疮患者可使用10%硫磺软膏每日1次,连续3天或伊维菌素片200μg/kg,单次口服治疗,同时彻底消毒衣物和床品。

5、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胆道梗阻等疾病可能导致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夜间更为明显。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3次或进行胆道引流手术。

日常护理中,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促进皮肤修复。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瘙痒症状。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脸部出现红色小凸起疙瘩,尤其是下巴该如何处理?
脸部出现红色小凸起疙瘩,尤其是下巴,可能是痤疮、毛囊炎或接触性皮炎等疾病引起。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可通过清洁皮肤、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治疗;毛囊炎是一种以毛囊受累为主的炎症性皮肤病,注意皮肤清洁,可外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特殊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需迅速脱离接触物,并根据皮损严重程度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抗组胺药物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股疝 头癣 皮肤癌 龙线虫病 慢性胆管炎 膀胱乙状结肠瘘 急性胃粘膜病变 美尼尔氏综合症 皮下脂肪肉芽肿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