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便秘

肾癌晚期便秘,水灌肠后拉稀便

|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田力 主治医师
山东省滕州市郭庄煤矿卫生所
立即预约
李新泽 副主任医师
邢台市李新泽中医门诊
立即预约
郑晓红 住院医师
合肥长江医院
立即预约
王孝顺 主任医师
江苏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拉绿色稀便酸臭味怎么办?

宝宝拉绿色稀便酸臭味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感染性腹泻、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1、饮食不当:

摄入过多含铁辅食或绿色蔬菜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中刺激性食物过多也会影响宝宝消化。建议调整母亲饮食结构,减少高纤维及辛辣食物摄入,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原则。

2、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使用或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伴酸腐味,可选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调节。需注意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服用。

3、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未消化乳糖发酵产酸。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泡沫,可暂时改用低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制剂。症状持续需检测尿半乳糖测定确认。

4、感染性腹泻: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时除绿色稀便外,常伴发热、呕吐。需进行大便常规及培养检查,细菌性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药物,病毒性感染以补液治疗为主。

5、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婴儿,大便含黏液血丝。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母亲哺乳期间需严格回避奶制品。过敏原检测可辅助诊断。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增加哺乳频率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辅食添加初期选择易消化食材如米糊、苹果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注意奶具消毒和手部卫生,肠道恢复期间暂缓接种疫苗。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肾癌切除一个肾后复发率高吗?

肾癌单侧肾脏切除后复发率通常在15%-30%之间,具体风险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术后监测等因素相关。

1、肿瘤分期:

早期局限性肾癌T1期术后5年复发率低于10%,而局部进展期T2-T3期可达20%-40%。肿瘤体积越大、侵犯肾周脂肪或静脉系统,复发风险显著升高。术后需每3-6个月进行胸部CT和腹部影像学复查。

2、病理亚型:

透明细胞癌占肾癌75%,其复发风险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伴有肉瘤样分化或集合管癌等罕见类型复发率可达50%以上。病理报告中的Fuhrman分级越高,细胞异型性越明显,转移可能性越大。

3、手术切缘:

根治性肾切除术中保证阴性切缘是关键。若病理报告显示切缘阳性,残留癌细胞可能导致局部复发,此时需考虑二次手术或靶向治疗。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4、基因检测:

VHL基因突变检测可预测遗传性肾癌的复发倾向。散发性肾癌中,BAP1、PBRM1等基因突变与不良预后相关。高危患者建议进行多基因panel检测指导术后随访策略。

5、辅助治疗:

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1年内使用舒尼替尼、帕唑帕尼等靶向药物可降低30%复发风险。但需权衡药物副作用,目前不推荐常规用于低危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常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持续性腰痛、血尿或不明原因消瘦时应及时复查增强CT。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五年生存率可达60%-80%。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肾癌为什么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肾癌术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主要与肿瘤复发风险监测、早期转移筛查、肾功能评估、治疗副作用管理以及个体化随访方案有关。

1、复发监测:

肾癌具有隐匿性复发特点,约20%-30%局部进展期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三个月间隔能有效捕捉肿瘤标志物异常和影像学变化,此时肿瘤负荷较小,二次干预成功率较高。复查重点包括腹部CT和胸部X线检查。

2、转移筛查:

肾癌常见转移部位为肺、骨和肝脏。三个月周期符合肿瘤细胞倍增时间规律,可及时发现亚临床转移灶。对于中高危患者需增加骨扫描检查,肺转移通常最早出现在术后18个月内。

3、肾功能跟踪:

单侧肾切除后留存肾功能代偿情况需要持续评估。通过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能及时发现肾功能代偿不足或慢性肾病进展,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或肾脏保护治疗。

4、治疗管理:

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患者需定期评估药物毒性,包括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及蛋白尿检测。三个月周期便于调整用药方案,处理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等常见副作用。

5、个体化调整:

根据病理分级、肿瘤分期和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部分低危患者可逐步延长复查间隔。但伴有脉管癌栓、肉瘤样分化等高危因素者,前两年必须保持三个月复查频率。

肾癌患者复查期间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建议记录每日血压和尿量变化,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体重骤降需提前就诊。术后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是国际指南推荐的金标准,五年生存率可比非规律随访患者提高15%-20%。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肾癌早期手术后能彻底痊愈吗?

肾癌早期手术后多数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术后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彻底性、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随访管理等因素有关。

1、肿瘤分期:

局限于肾脏内的T1期肿瘤直径≤7厘米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肿瘤突破肾包膜但未侵犯周围组织的T2期,5年生存率约为70-80%。早期发现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小肿瘤。

2、病理类型:

透明细胞癌占肾癌的70-80%,对手术反应较好;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恶性度相对较低。罕见的集合管癌或肉瘤样癌预后较差,术后需密切监测。病理报告中的核分级Fuhrman分级也是重要参考指标。

3、手术彻底性:

根治性肾切除术需完整切除患肾、周围脂肪及区域淋巴结,保留肾上腺的术式适用于上极肿瘤。部分肾切除术要求切缘阴性,适用于直径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肾癌癌症有一辈子不复发的吗?

肾癌患者存在终身不复发的可能,具体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术后管理密切相关。

1、早期发现:

局限于肾脏内的1期肾癌经根治性手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达90%以上。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且未突破肾包膜时,完整切除后复发概率显著降低。

2、病理类型:

肾透明细胞癌预后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低级别Fuhrman分级1-2级肿瘤细胞分化良好,转移倾向更低。部分囊性肾癌生物学行为更惰性。

3、规范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彻底清除病灶,保留肾上腺的术式可减少并发症。对于小肿瘤可选择肾部分切除术,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可降低高危患者复发风险。

4、基因特征:

存在VHL基因突变遗传性肾癌患者需终身监测,散发性肾癌中CDKN2A缺失、PBRM1突变等分子特征与预后相关。基因检测有助于预测复发概率。

5、术后监测:

定期进行胸部CT和腹部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肺转移或局部复发。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管理可改善长期预后。免疫功能的维持对预防复发具有积极作用。

肾癌术后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钠盐预防高血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增强体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保持乐观心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这些综合措施有助于提升长期生存质量。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品他病 前列腺炎 颅底骨折 肺棘球蚴病 肱骨头骨折 反流性食管炎 腹股沟滑动疝 红斑性肢痛症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