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痒,一抓就红一片是怎么回事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眼角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眼角皮肤痒可能与过敏反应、眼部疲劳、干眼症、睑缘炎、接触性皮炎等原因有关。眼角皮肤痒通常表现为局部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眼角皮肤痒的常见原因,可能由花粉、尘螨、化妆品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通常伴随眼睑红肿、流泪等症状。避免接触过敏原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

2、眼部疲劳

长时间用眼可能导致眼部疲劳,引发眼角皮肤痒。眼部疲劳常伴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减少用眼时间、适当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

3、干眼症

干眼症可能导致眼角皮肤痒,通常由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引起。干眼症常伴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保持室内湿度、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有助于改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

4、睑缘炎

睑缘炎是眼睑边缘的炎症,可能导致眼角皮肤痒。睑缘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油脂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有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保持眼部清洁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

5、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眼角皮肤痒。接触性皮炎常由化妆品、清洁剂等刺激物引起,伴有皮肤红肿、脱屑等症状。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有助于缓解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

眼角皮肤痒时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日常可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眼周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天热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天热皮肤痒可能与汗液刺激、日光过敏、皮肤干燥、湿疹、荨麻疹等原因有关。高温环境下汗液蒸发不畅或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瘙痒,部分人群可能因基础皮肤病加重症状。

1、汗液刺激

汗液中含有盐分和代谢废物,高温出汗后若未及时清洁,这些物质可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汗液滞留还可能堵塞汗腺形成痱子,表现为密集小丘疹伴刺痛感。建议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出汗后及时用温水擦拭,避免抓挠加重刺激。

2、日光过敏

紫外线照射可能引发光敏性皮炎,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部分人群服用光敏性药物或食用光敏性食物后症状更明显。外出需做好物理防晒,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3、皮肤干燥

高温加速皮肤水分蒸发,皮脂分泌减少导致屏障功能受损,表现为皮肤紧绷脱屑伴瘙痒。空调环境会加剧干燥程度。建议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避免过度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4、湿疹

高温高湿可能诱发特应性皮炎发作,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渗出倾向的瘙痒性皮疹。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急性期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维持治疗。

5、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在体温升高时,皮肤出现直径1-3毫米的风团伴剧痒,与组胺释放有关。运动、热水浴或情绪激动均可诱发。需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发作时可口服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控制症状。

日常需保持环境通风凉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瘙痒剧烈时可冷敷缓解,切勿用力搔抓以防继发感染。若伴随发热、皮疹扩散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慢性皮肤病患者夏季应加强随访,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过敏皮肤痒怎么办?

皮肤过敏瘙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缓解。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致敏物质、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慢性皮肤病等原因引起。

1、冷敷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于瘙痒部位5-1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组胺释放导致的红肿热痛。冷敷后需立即涂抹保湿霜,避免皮肤干燥加重敏感。该方法适用于突发性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急性瘙痒。

2、保湿护理

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用保湿霜,每日涂抹3-5次。皮肤屏障修复后能减少外界刺激物渗透,降低瘙痒频率。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特应性皮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需长期坚持。

3、外用药物

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短期用于局部红斑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对激素依赖型皮炎更安全。药物涂抹后需轻柔按摩至吸收,避免接触眼周黏膜。渗出性皮损应改用氧化锌油剂。

4、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片能阻断H1受体缓解荨麻疹瘙痒,西替利嗪滴剂适用于儿童过敏。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反应,驾驶员用药需谨慎。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用药4-6周。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顽固性特应性皮炎有效,每周2-3次逐渐增量。治疗期间需佩戴防护眼镜,照射后加强保湿。光敏性皮炎、红斑狼疮患者禁用该方法。通常需要15-20次治疗才能显著改善瘙痒症状。

过敏期间避免搔抓皮肤,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暂忌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记录每日接触物有助于排查过敏原,反复发作或伴随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长期使用激素药膏可能引起皮肤萎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通过控制血糖、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通常由高血糖刺激、皮肤干燥、神经病变、真菌感染、药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皮肤组织脱水及微循环障碍,刺激末梢神经引发瘙痒。需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配合医生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血糖稳定后皮肤症状多能自行改善。

2、外用药物

尿素软膏可修复皮肤屏障,缓解干燥性瘙痒;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局部炎症反应;联苯苄唑乳膏能对抗合并的真菌感染。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3、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加巴喷丁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瘙痒;阿米替林对顽固性瘙痒有调节作用。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冷敷能暂时麻痹痒觉神经末梢,紫外线疗法可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对于局限性顽固瘙痒,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干扰痛觉传导缓解症状。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5、中医调理

血虚风燥型可用当归饮子加减,湿热蕴结型适合龙胆泻肝汤,中药熏蒸配合针灸取穴曲池、血海等穴位。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使用pH值5.5的弱酸性沐浴露。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冬季可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监测血糖的同时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出现破溃、渗出等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出汗加重瘙痒。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阴唇皮肤痒涂什么药?

阴唇皮肤痒可能与外阴湿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接触性皮炎、股癣、阴虱病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林旦乳膏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该药为复方制剂,含抗真菌成分益康唑及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适用于外阴湿疹合并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可缓解局部红肿、脱屑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孕妇慎用。

2、硝酸咪康唑乳膏

针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导致的瘙痒,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作用。使用时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配偶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

3、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适用于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瘙痒,含地塞米松可快速抗炎止痒。但不宜用于皮肤破损处,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4、联苯苄唑乳膏

广谱抗真菌药,对股癣引起的阴唇边缘瘙痒有效。用药前需清洁患处,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1-2周以防复发,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5、林旦乳膏

用于阴虱病导致的剧烈瘙痒,通过杀灭寄生虫及虫卵起效。使用时应剃除阴毛,衣物床单需沸水消毒,孕妇哺乳期禁用,儿童用量需严格遵医嘱。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洗外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瘙痒期间禁止抓挠,沐浴后及时擦干皮肤皱褶处。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灼痛、溃烂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妇科或皮肤科。合并白带异常需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水平。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脓癣 手汗症 登革出血热 颈肩综合征 急性乳腺炎 泌尿系结石 动脉导管未闭 放射性直肠炎 脊膜脊髓膨出 无菌性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