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肾小球硬化症是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什么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部分肾小球节段性硬化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疾病,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类型。该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

1、病因机制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足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循环因子异常等因素有关。足细胞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会导致蛋白质异常滤过。部分患者存在NPHS2、ACTN4等基因突变,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循环中某些通透性因子可能通过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而致病。

2、病理特征

该病特征性病理表现为部分肾小球呈节段性硬化改变,未受累的肾小球可保持正常结构。光镜下可见硬化区域系膜基质增生、毛细血管袢塌陷。免疫荧光显示IgM和C3在硬化节段呈团块状沉积。电镜观察可见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基底膜皱缩等超微结构改变。

3、临床表现

患者多以肾病综合征起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约半数患者伴有镜下血尿,三分之一病例出现高血压。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4、诊断方法

确诊需依靠肾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超过3.5克。血液检查显示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肾功能评估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需排除继发性因素如肥胖、反流性肾病等引起的类似病变。

5、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和他克莫司胶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可减少蛋白尿。对于激素抵抗型患者,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所有患者均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血压和血脂。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和血压变化。日常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机体代谢状态,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水肿时应记录每日出入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液体回流。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肾功能和尿液检查,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程较长,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1、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不易消散。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有关,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长期蛋白尿可能引起低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上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药物。

2、血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患者尿液呈现洗肉水样或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红细胞。血尿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完整性遭到破坏。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血尿毒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3、水肿

水肿多从眼睑和颜面部开始,逐渐发展至下肢甚至全身。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以及水钠潴留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尿量减少。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抬高水肿肢体,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

4、高血压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水钠潴留有关。长期高血压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患者可能有头痛、头晕等表现。需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

5、肾功能减退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贫血、乏力等肾功能减退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严格控制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准备。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膜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膜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治疗、抗凝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膜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药物毒性、肿瘤、遗传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压

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控制血压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是常用药物,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饮食,保持规律作息。

2、减少蛋白尿

蛋白尿是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之一,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和水肿。除降压药物外,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中重度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是关键。常用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片,或使用他克莫司胶囊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免疫功能,预防感染等不良反应。免疫抑制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抗凝治疗

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考虑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华法林钠片是常用药物,使用时需监测凝血功能。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防止外伤导致出血。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膜性肾小球肾炎属"水肿"、"虚劳"范畴,可采用黄芪颗粒、金水宝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常见证型包括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可通过中药汤剂调理。患者可配合艾灸、穴位按摩等外治法,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饮食上应低盐、优质低蛋白,避免腌制食品和高嘌呤食物。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作息,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对疾病控制有积极作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如何?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稳定病情,少数可能进展至肾功能衰竭。预后差异主要与病理类型、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控制等因素相关。

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通常较好。蛋白尿水平控制在1克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的患者,肾功能下降速度可接近正常老化速率。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血肌酐,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肾功能,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膜增生性肾炎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持续大量蛋白尿超过3.5克/日,或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者,可能10-15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这类患者需要更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如联合使用泼尼松片和他克莫司胶囊,必要时需进行肾活检评估活动性病变。同时要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钾食物。出现水肿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建议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来源,限制豆制品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若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蛋白、低磷、高热量为原则,避免加重肾脏负担。主要饮食调整包括限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控制水分及钾磷含量、补充维生素、避免高嘌呤食物。

1、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含钠调味品。钠盐过量会导致水肿和高血压,加重肾脏代谢负担。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葱姜蒜等天然香料替代盐分,同时注意隐藏钠来源如面包、饼干等加工食品。

2、优质蛋白选择

优先选用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每日摄入量按0.6-0.8克/公斤体重计算。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需限制摄入。蛋白质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滤过负荷,但完全限制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需在医生指导下动态调整。

3、控制水分钾磷

出现水肿或少尿时需记录每日出入量,水分摄入不超过尿量加500毫升。避免香蕉、橙子等高钾水果及坚果、全谷物等高磷食物,防止电解质紊乱。血钾过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血磷蓄积会加速肾性骨病进展。

4、补充维生素

适量增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如西兰花、彩椒等新鲜蔬菜。脂溶性维生素需谨慎补充,尤其维生素A和D易在肾功能减退时蓄积中毒。必要时可选用肾病专用复合维生素制剂,避免自行服用普通复合维生素。

5、避免高嘌呤食物

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预防尿酸升高和痛风发作。慢性肾小球肾炎常合并尿酸代谢障碍,高嘌呤饮食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可选用低嘌呤蛋白来源如蛋清、低脂奶制品维持营养。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出现严重水肿、少尿或血肌酐快速上升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计划,饮食管理需与药物治疗协同进行。长期坚持个体化饮食管理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肠瘘 混合痔 泪腺炎 脾脓肿 肌腱损伤 急性腹膜炎 附红细胞体病 高胆固醇血症 脑出血后遗症 B族链球菌性先天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