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症的人有思考可以力?有思想、意识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

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这种情况可能与脑部损伤、药物中毒、颅内压增高、脑卒中、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反应迟钝、定向力丧失、言语不清等症状,瞳孔缩小则提示交感神经受抑制或副交感神经兴奋。

1、脑部损伤:脑部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同时影响瞳孔调节。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以及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静脉滴注促进神经修复。

2、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镇静剂过量使用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和瞳孔缩小。治疗需立即停止药物使用,并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脉注射拮抗阿片类药物作用,同时进行洗胃、导泻等清除体内残留药物。

3、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脑水肿、脑肿瘤等可能压迫脑组织,导致意识障碍和瞳孔异常。治疗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脑室引流术或肿瘤切除术缓解压迫。

4、脑卒中:脑卒中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可能损伤脑组织,导致意识障碍和瞳孔缩小。治疗需根据卒中类型选择溶栓或止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注射液50mg,静脉注射溶栓,以及氨甲环酸注射液1g,静脉注射止血。

5、代谢紊乱:代谢紊乱如低血糖、肝性脑病等可能影响脑功能,导致意识障碍和瞳孔缩小。治疗需纠正代谢异常,如低血糖时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快速升糖,肝性脑病时给予乳果糖口服液30ml,口服降低血氨。

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只要伤病员无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吗?

心肺复苏并非适用于所有无意识的伤病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心肺复苏适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而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无意识状态,盲目进行心肺复苏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1、判断意识:发现伤病员无意识时,应先轻拍其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若完全无反应,需进一步检查呼吸和脉搏。

2、检查呼吸:观察伤病员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同时将耳朵贴近其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流。若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检查脉搏:将食指和中指放在伤病员颈动脉处,感受是否有搏动。若无脉搏,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评估环境: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需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5、实施复苏:对于符合心肺复苏指征的伤病员,需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但并非所有无意识状态都适用。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需准确判断伤病员的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日常应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提高急救意识和能力,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脑分水岭梗死会导致意识障碍吗?

脑分水岭梗死可能导致意识障碍,通常与低灌注、动脉狭窄、血压波动、脑血流调节障碍、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治疗可通过改善脑灌注、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进行。

1、低灌注:脑分水岭区域位于大脑动脉供血的交界处,对血流变化敏感。低灌注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进而引发意识障碍。治疗需通过补充液体、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维持血压稳定。

2、动脉狭窄: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可能减少脑部供血,导致分水岭区域缺血。治疗可通过血管扩张药物如尼莫地平、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

3、血压波动:血压急剧下降或升高可能影响脑血流,导致分水岭梗死。治疗需通过调整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拉贝洛尔维持血压在合理范围,避免剧烈波动。

4、脑血流调节障碍:脑部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分水岭区域缺血。治疗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促进脑代谢药物如胞磷胆碱支持脑功能恢复。

5、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可能加重脑分水岭梗死的风险。治疗需通过控制血糖如二甲双胍、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综合管理。

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油,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运动方面可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心肺功能;护理方面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若出现意识障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抑郁症患者会意识到自己有抑郁症吗?

抑郁症患者是否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个体认知水平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轻度抑郁症患者可能能够察觉到情绪异常,而中重度患者则可能因病情影响而缺乏自知力。

1、轻度自知:轻度抑郁症患者通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异常表现,可能会主动寻求帮助或调整生活方式。这类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症状。

2、中度模糊:中度抑郁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部分患者会怀疑自己是否患病,但难以准确判断。这类患者需要家人或朋友的提醒,及时就医并接受药物治疗,如服用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帕罗西汀片等。

3、重度缺失:重度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可能否认患病或认为症状是正常表现。这类患者需要家属或医生的强制干预,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4、认知偏差:抑郁症患者可能因病情影响而出现认知偏差,如过度自责、消极思维等,导致对自身病情的判断失真。这类患者需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方式纠正认知偏差。

5、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抑郁症患者提高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异常,并鼓励其积极就医。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全谷物等。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增强心理韧性。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系统治疗。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昏迷没意识抽搐怎么回事?

昏迷没意识抽搐可能由癫痫发作、脑卒中、低血糖、脑炎、中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急救措施、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

1、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导致昏迷和抽搐。治疗包括紧急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长期管理需口服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片500mg每日两次或卡马西平片200mg每日三次。

2、脑卒中:脑卒中导致脑部血流中断,可能引发昏迷和抽搐。治疗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手术,使用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注射或进行机械取栓术,后续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一次。

3、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昏迷和抽搐。治疗需立即补充葡萄糖,口服葡萄糖片15g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后续需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4、脑炎:脑部感染引发炎症可能导致昏迷和抽搐。治疗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注射液10mg/kg每8小时一次或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2g每日一次,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颅内压和维持生命体征。

5、中毒:某些毒物摄入可能导致昏迷和抽搐。治疗需立即清除毒物,进行洗胃或使用活性炭50g口服,同时使用特效解毒剂如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脉注射或阿托品注射液1mg静脉注射,后续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昏迷没意识抽搐时,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如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或轻度有氧运动。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误吸。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扁平苔癣 低镁血症 盆腔囊肿 眶上神经痛 外耳胆脂瘤 慢性上颌窦炎 脱发性毛囊炎 扁桃体恶性肿瘤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