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哺乳期恶心反胃头痛发冷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身体发冷是什么感冒?

身体发冷可能是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的早期表现,主要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风寒感冒通常伴随怕冷、无汗、头痛等症状,风热感冒则多见发热、咽痛、有汗等表现。感冒类型可通过症状特点、病程进展、舌苔脉象、伴随症状、体质差异等因素综合判断。

1、症状特点

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征,患者常感觉后背发冷,穿厚衣物仍难缓解,多因受凉后毛孔闭合导致。风热感冒初期也可能出现短暂畏寒,但很快转为明显发热,且伴有咽喉红肿疼痛。观察是否流清涕或黄稠涕有助于区分,清涕多为风寒,黄涕多为风热。

2、病程进展

风寒感冒症状发展较缓慢,发冷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1-2天才出现鼻塞咳嗽。风热感冒起病较急,发冷阶段较短,数小时内可能转为高热。若发冷后24小时内体温快速升高到38.5度以上,更倾向风热感冒。

3、舌苔脉象

风寒感冒常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搏浮紧;风热感冒多见舌红、苔薄黄,脉搏浮数。患者可自行观察舌象辅助判断,但需注意刚进食或饮水后舌苔颜色可能暂时改变。

4、伴随症状

风寒感冒多伴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寒性症状,咳嗽痰白稀。风热感冒常伴眼睛发红、口干欲饮等热性表现,咳嗽痰黄黏。若发冷同时出现明显咽部灼热感,多为风热感冒早期。

5、体质差异

阳虚体质者更易患风寒感冒,发冷症状更显著;阴虚或湿热体质者易发风热感冒,可能仅短暂畏寒后即发热。长期熬夜、压力大的人群,感冒初期发冷可能较快转为风热表现。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温水1500-2000毫升,可饮用姜糖水缓解风寒型发冷,或薄荷茶改善风热型不适。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若发冷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体温超过38.5度,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注意感冒期间不要剧烈运动,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因温差过大加重症状。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孕期反胃恶心如何缓解?

孕期反胃恶心可通过调整饮食、少量多餐、补充维生素B6、保持空气流通、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孕吐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胃肠功能减弱、精神压力、嗅觉敏感度增加、低血糖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苏打饼干、米粥、馒头等,避免油腻、辛辣或气味强烈的食物。晨起时先吃少量干粮再起床,避免空腹状态加重恶心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2、少量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量进食,每次吃七分饱。两餐之间可补充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维持血糖稳定。睡前1-2小时可适量进食全麦面包等碳水化合物,预防晨起低血糖引发的呕吐。

3、补充维生素B6

维生素B6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6制剂或通过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包括香蕉、鳄梨、瘦肉等。严重孕吐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西拉敏等处方药物。

4、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油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居室定时开窗通风。外出时可携带柠檬片或薄荷糖,通过清新气味抑制恶心感。睡眠时垫高枕头,采取左侧卧位减轻胃部压迫。

5、适当运动

饭后30分钟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身时动作放缓。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过大会加重妊娠反应。

孕妇需保证每日饮水量,可少量多次饮用生姜水、蜂蜜水等温和饮品。若出现持续呕吐、体重下降超过5%、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或呕吐物带血丝需立即就医。妊娠剧吐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日常记录饮食与呕吐情况,产检时向医生详细反馈症状变化。保持规律作息与积极心态,多数孕吐症状在妊娠12周后逐渐缓解。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孩子发烧浑身发冷怎么办?

孩子发烧浑身发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孩子发烧浑身发冷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环境温度变化、脱水、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适当减少衣物和盖被,保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的低热状态,若孩子出现寒战或不适需停止操作。

2、补充水分

发烧时体内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防止胃肠刺激。观察孩子排尿情况,若6小时无尿或尿量极少,可能存在脱水风险。

3、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两种药物不可交替使用,用药间隔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服药后30分钟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需停药就医。

4、观察症状

记录发热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皮疹等。注意孩子精神状态,出现嗜睡、烦躁、抽搐或皮肤瘀斑需紧急送医。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40摄氏度以上,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

5、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发热伴颈部僵硬或囟门凸起、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判断感染类型,并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疫苗接种后发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持续需排除其他疾病。

保持孩子卧床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避免油腻食物。发热期间每2-4小时测量体温,夜间仍需监测。退热后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注意足部保暖。家长需学习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水银体温计需妥善保管防止破碎。观察孩子退热后是否出现脱皮、关节肿痛等表现,及时反馈给家中常备儿童退热药,注意核对有效期和适用年龄。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怀孕初期会发冷吗?

怀孕初期可能会出现发冷的症状,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基础代谢率升高等生理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感染性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

怀孕初期发冷属于常见现象,主要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温调节中枢敏感度改变。胎盘形成过程中母体基础代谢率逐渐增加,部分孕妇会出现畏寒反应,尤其在早晚温差大时更明显。这种生理性发冷往往伴随轻微乏力,但无发热、头痛等异常表现,可通过增添衣物、饮用温水等方式缓解。

若发冷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体温超过37.3摄氏度,需警惕病理性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孕期易发疾病可能以畏寒为首发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怀孕后也可能出现明显怕冷。这类情况通常合并其他不适,如咽喉疼痛、尿频尿急、体重异常增加等,需要产科联合相关科室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尿常规等检查。

建议孕妇注意监测基础体温,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分层穿着。出现持续发冷时可尝试生姜红糖水等温补饮品,避免擅自服用退热药物。如伴随阴道出血、剧烈呕吐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排查先兆流产、妊娠剧吐等并发症。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小孩子发烧、发冷怎么办?

小孩子发烧、发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室温、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发烧发冷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脱水、严重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温水浴,但需保持室温适宜。

2、补充水分

发烧时体内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果汁。观察排尿情况,若尿量减少或颜色深黄提示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

3、调整室温

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摄氏度,避免直吹冷风或过度包裹衣物。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根据体温变化增减被褥。发冷时可暂时加盖薄毯,体温下降后及时去除。

4、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伴有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热药。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不可使用阿司匹林。

5、就医检查

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体温超过40摄氏度,出现抽搐、皮疹、意识模糊等症状,或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尿检等检查以明确感染源。

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发热期间提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咳嗽等伴随症状。退热后24小时内无反复方可恢复正常活动。注意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日常可通过接种疫苗、勤洗手、均衡营养等方式增强免疫力。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痢疾 高血压 尿路感染 鼻中隔脓肿 生长抑素瘤 斑状副银屑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 脉络丛乳头状瘤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