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心血虚损情脱发有什么症状?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血管活动调节及药物影响?

心血管活动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机制实现,涉及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以及多种激素的作用。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可通过调节心率、血压和血管张力等实现。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心脏自身调节、血管调节以及药物干预。

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分别加快和减慢心率。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神经调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迅速而短暂。

2、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血管紧张素Ⅱ则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体液调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较缓慢但持久。

3、心脏自身调节:心脏通过Frank-Starling机制调节心输出量,即心肌纤维长度与收缩力成正比。当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时,心肌纤维被拉长,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自身调节在短时间内适应血流量的变化。

4、血管调节:血管平滑肌通过收缩和舒张调节血管阻力,影响血压和血流分布。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等引起血管收缩,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等引起血管舒张。血管调节通过改变外周阻力维持血压稳定。

5、药物干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25mg/次,每日两次可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片10mg/次,每日三次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25mg/次,每日一次可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药物干预通过不同机制调节心血管活动。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白头发有治好的吗?

白头发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遗传、压力、营养不良、衰老、疾病等因素引起。

1、遗传因素:遗传性白发与基因有关,难以完全逆转。可通过染发或使用含有黑色素激活成分的护发产品,如含有咖啡因、生物素的洗发水,延缓白发增多。

2、压力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黑色素生成减少。建议通过冥想、瑜伽、规律作息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如B6、B12,帮助改善头发健康。

3、营养不良:缺乏铜、铁、锌等微量元素或蛋白质可能导致白发。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坚果、瘦肉、豆类,必要时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

4、衰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毛囊黑色素细胞活性下降是自然现象。可通过使用抗氧化成分的护发产品,如维生素E、辅酶Q10,延缓白发进程。

5、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疾病可能引发白发。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黑色素前体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米,有助于改善发质。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为毛囊提供更多营养。护理方面,避免频繁染发、烫发,选择温和的洗发产品,减少对头皮的刺激。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法?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法有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定期监测。

1、运动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2、饮食控制: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红肉、加工食品、高糖食品的摄入。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被证明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

3、心理调节:长期压力和焦虑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负担。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4、药物治疗:对于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5mg/次,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一次。

5、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心率、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评估心血管功能状态。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通过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调节心血管活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心血管发病机制和危害?

心血管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1、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在健康状态下通过释放一氧化氮等物质维持血管舒张和抗炎作用。内皮功能障碍会导致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加剧,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治疗上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内皮功能。

2、脂质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代谢异常与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缺乏运动等有关。通过低脂饮食、增加运动、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d、瑞舒伐他汀10mg/d等,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

3、炎症反应: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通过戒烟、控制体重、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等抗炎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

4、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急性闭塞。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亢进、纤溶功能下降有关。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75mg/d、替格瑞洛90mg bid,可预防血栓形成。

5、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这一过程与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有关。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10mg/d、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5mg/d,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适量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改善。同时,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狭窄99%不放支架有什么危害?

心血管狭窄99%不放支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

1、心肌缺血:心血管狭窄99%会显著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可使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缓解症状。

2、心绞痛:心肌缺血常表现为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缓解症状。日常护理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3、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心肌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4、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每日两次和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30mg每日三次控制心率。

5、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5mg每日一次和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3.125mg每日两次。

心血管狭窄99%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巨舌 肠出血 泪腺炎 肺吸虫病 尿道下裂 食管破裂 腹膜良性间皮瘤 基础代谢率异常 梭形细胞脂肪瘤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