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梦游症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尿病病人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标准是多少?
糖尿病病人餐前血糖应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0.0 mmol/L,这是基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荐标准。维持血糖稳定需要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1、餐前血糖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范围内,有助于预防低血糖和减少并发症风险。对于老年患者或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5.0-8.3 mmol/L。监测时间应在早晨起床后、未进食前进行。 2、餐后血糖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0 mmol/L以下,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监测时间应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进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1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2小时血糖应低于6.7 mmol/L。 3、血糖控制方法:饮食方面,采用低GI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每餐主食控制在50-100克。运动方面,建议餐后30分钟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药物治疗可选择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治疗。 4、血糖监测频率:新诊断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议每天监测4-7次,包括空腹、三餐前后和睡前。血糖稳定者可每周监测2-3天,每天2-4次。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更全面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5、特殊情况处理:出现低血糖13.9 mmol/L持续存在时,需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就医。合并感染、应激等情况时,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目标,定期监测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餐前血糖4.4-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 mmol/L是大多数患者的理想控制范围,但具体目标还需结合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由医生确定。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是什么?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感染药物、补液和调整饮食。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粪便检查结果和接触史,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和饮食管理。 1、临床症状: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症状为频繁的水样便或稀便,可能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医生会初步判断是否为感染性腹泻。 2、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手段,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病原体。粪便培养和核酸检测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如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血液检查可评估炎症指标和电解质水平。 3、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的饮食史、旅行史和接触史有助于诊断。例如,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可能提示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接触感染者或近期旅行可能提示病毒性腹泻。 4、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细菌感染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或头孢类药物;病毒感染通常无需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寄生虫感染可使用甲硝唑或阿苯达唑。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5、补液治疗:感染性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补液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6、饮食调整:腹泻期间应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香蕉和苹果泥。避免高脂、高糖和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瘦肉、鸡蛋和蔬菜。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和饮食管理。及时就医并遵循可有效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和手部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高血压各级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分为正常、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治疗高血压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服用降压药等。高血压的分级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且舒张压<80 mmHg,属于健康范围,无需特殊干预,但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提示血压偏高,需通过健康饮食、减少盐摄入和增加运动来预防进展。 3、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需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 4、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需结合药物治疗,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同时加强血压监测和健康管理。 5、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属于重度高血压,需立即就医,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并密切监测并发症风险。 了解高血压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早期识别和管理血压异常,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循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CA19-9指标肿瘤标志物?
CA19-9是一种与多种肿瘤相关的标志物,主要用于胰腺癌、胆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上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CA19-9升高可能与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结肠癌等疾病相关,但也可能见于良性疾病如胰腺炎、胆道梗阻等。 1、胰腺癌:CA19-9在胰腺癌患者中显著升高,尤其是晚期患者。胰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如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放疗。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建议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筛查。 2、胆管癌:胆管癌患者CA19-9水平也常升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如顺铂、吉西他滨和靶向治疗。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3、胃癌和结肠癌:CA19-9在部分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中升高。胃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靶向治疗;结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免疫治疗。早期筛查和诊断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4、良性疾病:CA19-9升高也可能与胰腺炎、胆道梗阻等良性疾病相关。胰腺炎的治疗包括禁食、补液、抗生素等;胆道梗阻的治疗包括解除梗阻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药物治疗。对于良性疾病,CA19-9水平通常在治疗后恢复正常。 CA19-9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或良性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对提高肿瘤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监测CA19-9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肛门纱布条放置时间标准是多少?多久更换一次??
肛门纱布条放置时间通常为24小时,具体更换频率需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频繁更换,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若纱布条被渗出物浸透或污染,需及时更换。 1、纱布条的主要作用是压迫止血、吸收渗出物并保护伤口。术后24小时内,伤口处于急性出血期,纱布条需保持原位,避免频繁更换导致二次损伤。医生通常建议在术后24小时首次更换纱布条,之后根据伤口恢复情况调整更换频率。 2、更换纱布条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清洁伤口,轻轻移除旧纱布条,观察伤口情况。若伤口渗出物较多或纱布条被污染,需增加更换频率;若伤口干燥且无感染迹象,可适当延长更换间隔。 3、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肛门部位清洁干燥,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预防便秘。同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4、若出现异常症状,如剧烈疼痛、发热或伤口红肿流脓,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纱布条更换频率,并可能开具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控制感染。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定期复诊,医生会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并提供进一步指导。 肛门纱布条的更换频率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灵活调整,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频繁更换,之后根据伤口渗出物和污染情况决定更换间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合理饮食和适当护理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确保术后恢复顺利进行。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螺菌病 胃下垂 包皮粘连 颞叶肿瘤 视神经炎 颌骨骨髓炎 慢性阑尾炎 食管恶性肿瘤 急性子宫内膜炎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