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怎么测体脂率最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自愈率高吗?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自愈率较高,多数轻度损伤在3-6个月内可自行恢复,但严重损伤需及时干预。臂丛神经损伤多由分娩过程中牵拉过度或胎位异常引起,轻度损伤表现为手臂活动受限,重度损伤则可能出现完全性麻痹。治疗方面,轻度损伤以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为主,如被动关节活动、电刺激疗法和按摩;重度损伤需考虑手术治疗,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和肌腱转位术。物理治疗的目标是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常用方法包括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和感觉再教育。生活方式干预也很重要,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日常活动,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手术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决定,神经松解术适用于神经压迫或粘连,神经移植术用于神经断裂,肌腱转位术则用于改善肌肉功能。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复查,监测恢复进度,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虽然大部分可自愈,但及时、规范的治疗和护理仍至关重要,需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并持续跟踪恢复情况。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80岁老人摔跤脑出血存活率?

80岁老人摔跤后脑出血的存活率约为30%-50%,具体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基础疾病、救治时机及并发症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1、出血部位:

大脑皮层出血存活率相对较高,脑干出血死亡率可达80%以上。基底节区出血常伴随肢体偏瘫,丘脑出血易导致意识障碍,不同功能区的损伤直接影响预后评估。

2、出血量:

30毫升以下出血经及时治疗多可存活,超过50毫升时死亡率显著上升。大量出血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可能引发脑疝等致命并发症。

3、基础疾病: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会降低代偿能力。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难以自止,凝血功能障碍会使病情复杂化。

4、救治时机:

黄金抢救时间为发病后4小时内,延迟治疗每增加1小时死亡率上升10%。早期识别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并及时送医至关重要。

5、并发症控制:

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是常见致死原因。重症监护期间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龄患者术后应保持头高30度体位,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流食,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康复期可配合针灸和低频电刺激治疗,家属需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出血吸收情况。环境布置需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卧室安装夜灯预防再次跌倒。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食道癌淋巴转移存活率是多少?

食道癌淋巴转移患者5年存活率约为15%-30%,具体生存率受肿瘤分期、转移范围、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影响。

1、肿瘤分期:

早期淋巴转移N1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40%以上,而广泛淋巴结转移N3期患者存活率通常不足10%。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标准中,淋巴结转移数量与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

2、转移范围:

局部淋巴结转移较远处转移预后更好。仅累及食道旁淋巴结者中位生存期约18个月,若出现锁骨上淋巴结或腹腔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往往缩短至8-12个月。

3、治疗方案:

同步放化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术后辅助治疗能提高5年存活率5-8个百分点。靶向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4、病理类型:

鳞癌对放化疗敏感性较高,腺癌易发生远处转移。混合型癌种预后介于两者之间,病理分化程度越低,生存率下降越明显。

5、个体因素:

年龄小于65岁、营养状态良好白蛋白≥35g/L、无基础疾病患者生存优势更显著。治疗期间体重下降超过10%将直接影响预后。

建议患者接受营养师指导进行高蛋白饮食搭配,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优先选择鱼肉、蛋羹等易消化蛋白。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量,避免平卧进食引发反流。定期复查颈部及腹部超声监测淋巴结变化,出现吞咽疼痛或声音嘶哑需及时就诊。心理干预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家属应参与照护计划制定。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癫痫的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高?

癫痫发病率升高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诊断技术提升、慢性病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1、环境污染:

工业污染物和重金属暴露可能损伤神经系统,长期接触汽车尾气、农药残留等环境毒素会降低大脑兴奋阈值。部分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癫痫急诊就诊率上升3.2%。

2、生活方式改变:

现代人普遍存在睡眠剥夺、过度疲劳、酗酒等行为,这些因素会破坏神经元电活动平衡。电子屏幕蓝光暴露时间延长也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增加光敏性癫痫发作风险。

3、诊断技术提升:

高分辨率磁共振和长程脑电图监测的普及,使过去易被漏诊的局灶性癫痫检出率提高。动态脑电图设备可捕捉到传统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异常放电,诊断准确率较20年前提升约40%。

4、慢性病增加:

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脑血管病变,继发脑缺血或出血后癫痫。卒中后癫痫在发病3年内发生率可达15%,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相关癫痫病例持续增长。

5、人口老龄化:

65岁以上人群癫痫年发病率是青壮年的2-3倍,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病变常伴发癫痫发作。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超18%,年龄相关癫痫病例自然呈现上升态势。

日常预防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镁、维生素B6等营养素。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脑电图筛查,驾驶或高空作业者应严格遵医嘱评估工作适应性。癫痫患者可记录发作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需学习发作时的保护性应对措施。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做内分泌检查什么时候最准确?

内分泌检查的准确性通常与检查时间密切相关,最佳时机主要有月经周期特定阶段、空腹状态、应激反应稳定期、昼夜节律低谷期、药物停用窗口期。

1、月经周期:

女性性激素六项检查需根据月经周期选择时间。卵泡期第2-5天检查基础激素水平,黄体中期检查孕酮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在月经第3天检测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比值,排卵障碍者需在月经中期监测促黄体生成素峰值。

2、空腹要求:

涉及葡萄糖代谢的内分泌检查需严格空腹8-12小时。胰岛素释放试验、生长激素检测等要求清晨空腹状态,避免饮食干扰。皮质醇检测虽不需严格空腹,但高脂饮食可能影响部分激素测定结果。

3、应激控制:

儿茶酚胺类激素检查前需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采集血样时应采用留置针缓慢采血,防止穿刺应激导致假性升高。甲状腺功能检查前一周应避免重大生活事件刺激。

4、昼夜节律:

皮质醇检测需在早晨8-9点采血,生长激素宜在深夜11点至凌晨2点监测。褪黑素检查需区分昼夜浓度差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试验需考虑下午4点的生理性低谷。

5、药物影响:

检查前需遵医嘱停用干扰药物。糖皮质激素需停药3天以上,避孕药需停用1个月经周期,甲状腺素制剂需停药4-6周。特殊情况下不能停药时,需在化验单上注明用药情况。

进行内分泌检查前3天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跨时区旅行。检查当日穿着宽松衣物方便采血,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供医生对比。部分动态功能试验需预留2-3小时检查时间,检查后适当补充含糖食物防止低血糖。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需遵医嘱调整检查方案,长期服用中药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药材成分。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骨刺 鼻咽癌 慢性肾炎 胆总管结石 肺诺卡菌病 病毒性心肌炎 肩袖肌腱损伤 慢性细菌性痢疾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