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多动症患者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主要包括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训练、平衡协调训练及功能性训练。

1、肌肉等长收缩:

术后早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通过肌肉主动收缩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方式,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具体方法为平卧位绷紧大腿前侧肌肉5-10秒后放松,每日重复3-5组,每组15-20次。该训练能维持肌力且不会对骨折端造成剪切力。

2、关节活动度:

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开展髋膝关节被动-主动活动训练。初期使用CPM机辅助屈曲训练,角度从30°开始每日增加5-10°,6周内达到90°。主动训练包括仰卧位滑墙练习和坐位垂腿摆动,需避免暴力屈曲以防内固定失效。

3、渐进负重: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阶段进行,术后6周内患肢免负重,6-12周部分负重20-30%体重,12周后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时保持三点步态,身体重心向健侧偏移,避免患侧过早承重导致钢板螺钉松动。

4、平衡协调:

单腿站立训练从扶椅背维持10秒开始,逐步延长至30秒;后期增加平衡垫训练和重心转移练习。水中行走训练利用浮力减轻负重,特别适合骨质疏松患者。这些训练能改善本体感觉,降低跌倒风险。

5、功能训练:

后期可进行上下台阶训练台阶高度≤15cm、静态自行车及椭圆机训练。注意台阶训练遵循"好上坏下"原则,即健侧先上台阶,患侧先下台阶。功能性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旋转或突然加速动作。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1.2-1.5g/kg蛋白质促进骨愈合,多食用乳制品、鱼类及深色蔬菜补充钙和维生素D。3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及对抗性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睡眠时保持患肢中立位,可于膝关节下方垫软枕预防屈曲挛缩。出现异常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需及时复诊。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自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疗法、药物缓解、功能锻炼、姿势调整等方式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力损伤、长期劳损、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微屈状态。避免久卧超过72小时,每隔2小时可短时间侧身缓解压力。卧床期间禁止弯腰、搬重物等动作,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髓核回纳。

2、物理疗法:

热敷可使用40-45℃热水袋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期,每次不超过15分钟。家庭牵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自重牵引减轻神经根压迫,单次牵引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短期使用缓解炎症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有助于解除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可辅助修复神经损伤,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

4、功能锻炼:

急性期过后可进行麦肯基疗法俯卧伸展,每日3组每组10次。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能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避免仰卧起坐、深蹲等增加脊柱负荷的动作,锻炼时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

5、姿势调整:

坐姿保持腰部紧贴椅背,必要时使用腰垫维持生理曲度。搬重物时应屈髋下蹲而非弯腰,物品尽量贴近身体。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办公时可定时做腰部后伸动作,睡眠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椎间盘压力。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饮食多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炎症反应。建议选择慢跑、八段锦等温和有氧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长期伏案工作者可使用站立式办公桌交替变换姿势,驾车时调整座椅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若自我治疗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怎么锻炼?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颈部肌肉强化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姿势调整练习、关节活动度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等方式改善症状。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损伤。

1、颈部肌肉强化:

通过等长收缩训练增强颈部深层肌群力量,如用双手抵住前额做抗阻力后仰动作。每组维持5秒,每天练习3组。肌肉力量增强可减轻椎间盘压力,但急性期需暂停训练。

2、低强度有氧运动:

选择游泳、快走等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水中浮力可减轻颈椎负荷,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篮球、羽毛球等需要快速转颈的运动。

3、姿势调整练习:

使用靠垫保持坐姿时耳垂、肩峰、股骨大转子三点一线。每30分钟做一次下巴后缩训练,矫正头前倾姿势。长期不良姿势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重要诱因。

4、关节活动度训练:

进行缓慢的颈部旋转、侧屈活动,范围以不引发疼痛为限。可配合热敷放松肌肉,每天2次每次5分钟。僵硬的组织得到松解后能降低椎间盘压力。

5、核心稳定性训练:

平板支撑、死虫式等动作能增强躯干核心肌群,间接减少颈椎代偿性用力。从每天30秒开始逐步增加时长,错误的发力姿势可能加重颈椎负担。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锻炼需遵循无痛原则,运动前后可进行15分钟热敷。建议选择蛙泳时保持头部中立位,避免自由泳的频繁转头动作。办公期间每小时做1分钟颈部后伸对抗练习,使用记忆枕保持睡眠时颈椎生理曲度。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合并脊髓压迫症状者禁止自行训练。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晒太阳促进骨骼健康。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帕金森病人5中日常锻炼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可通过平衡训练、柔韧性练习、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和步态训练等方式改善症状。这些锻炼方法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平衡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平衡障碍,可通过单腿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等练习增强平衡能力。建议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初期可扶靠稳固物体辅助。平衡训练能减少跌倒风险,改善姿势稳定性。

2、柔韧性练习:

关节僵硬是帕金森病典型症状,每日进行颈部转动、肩部环绕、腰部扭转等伸展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动作应缓慢柔和,每个部位重复8-10次,避免快速牵拉造成损伤。

3、力量训练:

针对下肢肌群的力量练习尤为重要,可进行坐站转换、靠墙静蹲等抗阻力训练。使用弹力带或自身重量作为阻力,每周2-3次,每组10-15个重复,能有效改善肌肉萎缩和运动迟缓。

4、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有氧运动能促进多巴胺分泌,缓解运动障碍。

5、步态训练:

针对步态冻结和拖步现象,可进行摆臂行走、跨越障碍物等专项训练。练习时注意保持身体直立,有意识地抬高膝盖,配合节拍器或口令控制步频,逐步建立规律步态模式。

帕金森病患者锻炼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建议选择防滑鞋和宽松衣物,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放松。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保持规律作息,结合音乐疗法或太极拳等身心练习效果更佳。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咨询家属应全程陪伴监督,确保锻炼安全有效。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可通过颈部肌肉强化训练、姿势调整锻炼、柔韧性练习、低强度有氧运动、中医导引术等方式改善症状。

1、颈部肌肉强化:

通过抗阻训练增强颈部深层肌群力量是缓解颈椎压力的关键。推荐使用弹力带进行前屈、后伸及侧向抗阻练习,每组动作维持5-8秒,每天练习2-3组。需注意训练时应保持肩部放松,避免耸肩代偿,训练强度以不诱发明显疼痛为度。

2、姿势调整锻炼:

针对长期伏案人群设计的中立位保持训练尤为重要。可采用墙壁站立法,后脑勺、肩胛骨和臀部紧贴墙面,下颌微收维持5分钟;办公间隙可进行下巴后缩练习,想象用下巴夹住网球,每次保持10秒重复10次。这类训练能有效纠正头前倾姿势。

3、柔韧性练习:

颈部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缓慢的旋颈、侧屈和点头运动,每个方向活动至最大范围停留3秒,每日循环练习3-5次。配合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静态拉伸,每次拉伸维持15-30秒,可改善因肌肉紧张导致的颈椎活动受限。

4、低强度有氧运动:

游泳特别是蛙泳能通过水的浮力减轻颈椎负荷,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快走时保持目视前方、双肩放松的姿态,同样有助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运动时需避免剧烈转头、突然发力等可能加重症状的动作。

5、中医导引术:

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和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通过缓慢旋转配合呼吸能调节颈部气血运行。太极拳的云手动作要求虚领顶劲,有助于建立正确的颈部力线。练习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颈椎病患者锻炼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运动并就医。日常建议使用记忆棉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伏案工作每40分钟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深海鱼,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症状稳定期可结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但出现手麻、头晕等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黄体囊肿 神经梅毒 结节性痒疹 酒精性肝病 肾动脉闭塞 慢性支气管炎 家族性地中海热 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