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吃完东西胃就不舒服什么原因这几天才有的症状以前没注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孟捷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立即预约
李军祥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足口病要休息多少天才能上学??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需要休息7-10天才能上学。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症状消退情况以及当地疾控部门规定有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皮疹等症状。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发热通常在1-2天内消退,皮疹在3-5天内结痂消退。此时病毒仍可能通过粪便排出,具有传染性。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要求,患儿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或发病后14天。部分学校可能要求提供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确保无新发皮疹、无发热、口腔溃疡愈合后再考虑返校。患儿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患儿返校后,家长仍需注意其个人卫生管理。建议继续佩戴口罩1-2周,养成勤洗手习惯,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学校应加强晨检和消毒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患儿衣物、床单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居室保持通风。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就医。平时可通过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但需注意该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要多少天才能复课?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需要隔离7-10天才能复课,具体时间需结合症状消退情况及医生评估确定。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口腔、手部、足部等部位会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潜伏期多为3-7天。隔离期从发病开始计算,需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结痂干燥且无新发皮疹后,经医疗机构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部分患儿症状较轻,可能在7天内恢复;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则需延长隔离至14天以上。隔离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

患儿复课后家长仍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建议继续加强手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学校需做好晨午检,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日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对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消毒。若班级出现聚集性病例,可能需暂停集体活动。恢复期饮食宜清淡,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高烧多少天才会退?

手足口病高烧通常持续3-5天会逐渐退热,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多数患儿发热持续3天左右可自行缓解,体温多波动在38-39℃之间,伴随食欲下降、咽痛等表现。此时需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水分,避免抓挠皮疹。若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减少衣物等。部分患儿发热可能持续4-5天,皮疹范围较广或伴有拒食、嗜睡等情况,需警惕重症倾向。重症病例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超过5天、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退热后仍需观察皮疹变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脱屑或指甲脱落等后期表现。

建议家长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退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接触过的玩具、餐具需煮沸消毒。恢复期可进食米粥、面条等软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疱疹。若发热伴随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或退热后再次出现高热,须及时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上厕所尿尿,等半天才出来是怎么回事?

排尿等待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常见于前列腺增生。增大的腺体会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变细、排尿中断。典型伴随症状包括夜尿增多、尿频尿急。临床常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尿道狭窄

外伤或反复炎症可能造成尿道瘢痕性狭窄,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分叉。可能伴有尿道刺痛、肉眼血尿。轻度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治疗,严重者需行尿道成形术。确诊需进行尿道造影检查。

3、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或脊髓损伤可能影响膀胱神经调节,导致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常合并尿潴留、残余尿增多。可选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配合间歇导尿治疗。

4、心理因素

焦虑紧张可能引起排尿时盆底肌群痉挛,多见于公共场所如厕时。表现为排尿启动困难但尿流正常,通常不伴随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可通过心理疏导、盆底肌放松训练改善。

5、饮水不足

每日饮水量少于1500毫升时,尿液浓缩刺激膀胱黏膜,可能引发排尿迟疑。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膀胱负担。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避免憋尿和摄入刺激性饮品。出现发热、腰痛等伴随症状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长期排尿困难可能引发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超声检查可评估膀胱残余尿量。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急性咽喉炎休息几天才会好??

急性咽喉炎一般需要3-7天恢复,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人体质有关。

症状较轻时,患者可能仅需3-5天即可缓解,表现为咽喉轻微疼痛、干痒或低热,此时通过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方式可促进恢复。若伴随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或配合咽喉喷雾剂如西瓜霜喷剂缓解局部症状。症状较重时,如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淋巴结肿大,恢复可能需要5-7天甚至更久,需结合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部分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或未规范用药可能迁延至10天以上,需警惕并发中耳炎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恢复期间应严格禁声休息,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室内保持湿度50%-60%。若超过7天未好转或出现呼吸困难、颈部肿胀,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排除会厌炎等急症。儿童患者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可适量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臭汗症 皮肌炎 脾囊肿 鞘膜积液 慢性牙髓炎 特发性震颤 冠状动脉痉挛 获得性鱼鳞癣 肩锁关节脱位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