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发冷打抖擞心发慌有药治疗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感冒浑身发冷怎么办?

感冒浑身发冷可通过多喝温水、物理保暖、服用感冒药、补充营养、保证休息等方式缓解。感冒浑身发冷通常由病毒感染、体温调节异常、免疫力下降、合并细菌感染、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引起。

1、多喝温水

感冒时体温中枢紊乱可能导致发冷,适量饮用温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热平衡体温。建议分次少量饮用40℃左右的温开水,每日总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合并发热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水中可加入少量柠檬片或姜片提升口感。

2、物理保暖

使用热水袋热敷脚心或后颈部位,能通过刺激外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循环。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分层穿着,室内保持20-24℃适宜温度,避免直接吹风。泡脚时水温不宜超过40℃,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止烫伤。

3、服用感冒药

风寒型感冒可遵医嘱使用感冒清热颗粒,该药含金银花、连翘等成分具有疏风散寒功效。对于伴有明显畏寒症状者,荆防颗粒中的羌活、防风等药材能缓解体表寒邪。合并头痛时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但高血压患者用药需谨慎。

4、补充营养

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蛋羹或鱼肉粥,蛋白质分解产生的食物热效应有助于提升体温。新鲜菠菜、胡萝卜等深色蔬菜提供的维生素A能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烹调时可添加少量生姜、葱白等温性食材,避免生冷食物加重寒凉感。

5、保证休息

平躺时用38-40℃温水浸泡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区,物理降温同时避免受凉。保持每天7-8小时连续睡眠,午间可安排30分钟小憩。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空气湿度,定期开窗通风时注意做好颈部保暖。

感冒期间应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当畏寒伴随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宜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加重胃肠负担。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注意穿戴防风外套。居室环境保持整洁通风,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减少病原体滋生。症状缓解后仍需观察1-2周,出现反复发冷或咳嗽加重应进行血常规检查。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发冷发烧是什么感冒?

发冷发烧可能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或细菌性感冒的表现。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细菌感染相对较少见。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引起,发热程度较轻,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患者常伴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相对轻微。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适当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骤,发热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明显畏寒、寒战。患者全身症状较重,常见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易在人群密集处传播。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较好。

3、细菌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波动较大,咳嗽时可有脓痰。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可有脓性分泌物。细菌性感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

4、支原体感冒

支原体感冒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较缓,发热多为中等程度。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肺部听诊多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确诊需进行血清学检测,治疗可选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腺病毒感冒

腺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见于儿童。患者可出现高热持续3-5天,伴有咽痛、结膜炎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腺病毒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

感冒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促进代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高热持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流感季节可接种疫苗预防。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间隙性发冷发抖是什么原因?

间隙性发冷发抖可能与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因素有关。

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导致寒战和发热交替出现,常伴随咳嗽、乏力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下降,可能出现怕冷、皮肤干燥、反应迟钝等表现,严重时可诱发黏液性水肿。低血糖发作时因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出现冷汗、心悸、手抖等症状,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过量或长时间未进食。

建议记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和诱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饮食和作息稳定,若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手脚发冷是怎么回事?

手脚发冷可能由血液循环不良、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神经病变、雷诺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血液循环不良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会导致末梢血液循环减弱,表现为手脚持续性发冷。建议每日进行快走、瑜伽等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的运动,避免穿过紧的鞋袜压迫血管。冬季可使用暖水袋局部热敷,但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以免烫伤。

2、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常见于月经量大的女性或挑食儿童。伴随面色苍白、易疲劳等症状,可通过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补充。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等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指标。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慢新陈代谢,患者常伴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临床常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日常应保证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避免卷心菜等致甲状腺肿物质。

4、糖尿病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时,会出现手脚冰凉伴针刺感。需严格控糖并使用甲钴胺修复神经,疼痛明显者可加用普瑞巴林。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洗脚水温需用温度计控制在37摄氏度以下。

5、雷诺综合征

寒冷或情绪激动诱发血管痉挛,导致手指突然苍白继而发紫。需避免接触冷水,冬季外出佩戴连指手套。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严重病例需进行交感神经阻断术。

日常应注意循序渐进加强耐寒训练,如用20摄氏度温水交替浸泡手脚。吸烟人群需戒烟以减少尼古丁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蛋白质摄入不足者每日可补充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若伴随伤口不愈、胸闷等症状,或保暖措施无效超过两周,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身体发冷是什么感冒?

身体发冷可能是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的早期表现,主要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风寒感冒通常伴随怕冷、无汗、头痛等症状,风热感冒则多见发热、咽痛、有汗等表现。感冒类型可通过症状特点、病程进展、舌苔脉象、伴随症状、体质差异等因素综合判断。

1、症状特点

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征,患者常感觉后背发冷,穿厚衣物仍难缓解,多因受凉后毛孔闭合导致。风热感冒初期也可能出现短暂畏寒,但很快转为明显发热,且伴有咽喉红肿疼痛。观察是否流清涕或黄稠涕有助于区分,清涕多为风寒,黄涕多为风热。

2、病程进展

风寒感冒症状发展较缓慢,发冷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1-2天才出现鼻塞咳嗽。风热感冒起病较急,发冷阶段较短,数小时内可能转为高热。若发冷后24小时内体温快速升高到38.5度以上,更倾向风热感冒。

3、舌苔脉象

风寒感冒常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搏浮紧;风热感冒多见舌红、苔薄黄,脉搏浮数。患者可自行观察舌象辅助判断,但需注意刚进食或饮水后舌苔颜色可能暂时改变。

4、伴随症状

风寒感冒多伴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寒性症状,咳嗽痰白稀。风热感冒常伴眼睛发红、口干欲饮等热性表现,咳嗽痰黄黏。若发冷同时出现明显咽部灼热感,多为风热感冒早期。

5、体质差异

阳虚体质者更易患风寒感冒,发冷症状更显著;阴虚或湿热体质者易发风热感冒,可能仅短暂畏寒后即发热。长期熬夜、压力大的人群,感冒初期发冷可能较快转为风热表现。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温水1500-2000毫升,可饮用姜糖水缓解风寒型发冷,或薄荷茶改善风热型不适。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若发冷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体温超过38.5度,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注意感冒期间不要剧烈运动,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因温差过大加重症状。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鼻咽癌 单心室 腹腔积液 盆腔囊肿 外阴肿瘤 精神分裂症 急性鼻窦炎 强迫性障碍 泌尿系统结核 甲状腺功能异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