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51人阅读
急性胆囊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解痉镇痛药物、胆囊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禁食胃肠减压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需立即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胆汁分泌和胆囊压力。胃肠减压可缓解胆囊肿胀,避免胆汁淤积加重炎症。同时需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代谢平衡。该措施适用于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基础治疗手段。
2、抗生素治疗急性胆囊炎多合并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抗生素可控制胆道系统感染,预防脓毒血症。用药前需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严重感染时需联合用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3、解痉镇痛药物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等解痉药物。剧烈疼痛可配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镇痛药。药物能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减轻胆道压力。使用镇痛药时需排除其他急腹症,避免掩盖病情。
4、胆囊引流术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可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该微创手术通过超声引导放置引流管,直接引流感染胆汁。能快速降低胆囊内压力,控制感染进展。术后需定期冲洗引流管,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
5、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胆囊炎,或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能彻底清除病灶,预防复发。术后早期需低脂饮食,逐步恢复胃肠功能。目前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多数患者术后3-5天可出院。
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暴饮暴食。建议规律进食,多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胆汁淤积,但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总管情况。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