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出生婴儿黄疸高要怎么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要小心,可能是有这些情况!?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与感染、炎症、血液疾病或免疫系统异常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抗感染、抗炎或免疫调节治疗。 1、感染: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梅毒或病毒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或阿昔洛韦。 2、炎症: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也可导致单核细胞升高。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 3、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治疗可能涉及化疗如阿糖胞苷、靶向治疗如伊马替尼或骨髓移植。 4、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免疫缺陷病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升高。治疗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或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胆固醇高要注意!这些食物不能吃!?
胆固醇高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炖,减少油炸或煎炸,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1、胆固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率降低或合成过多有关,同时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体内胆固醇水平。 2、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鱼籽等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每周摄入蛋黄不超过3个,减少动物内脏的食用频率。加工类肉制品如培根、香肠等也含有较高胆固醇,应尽量避免。 3、限制高饱和脂肪食物:肥肉、全脂乳制品、黄油、猪油等饱和脂肪含量高,会增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减少红肉摄入。 4、远离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植物黄油、含氢化油的烘焙食品等含有反式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注意查看食品标签,避免含有氢化植物油的产品。 5、多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大麦、豆类、苹果、胡萝卜等食物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吸收。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纤维占1/3以上。 6、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每周食用深海鱼2-3次,每天摄入适量坚果。 7、改善烹饪方法: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高温煎炸。使用空气炸锅或烤箱代替传统油炸,减少油脂摄入。 8、保持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促进脂肪代谢。 9、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体内胆固醇水平,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BMI18.5-23.9。 10、定期监测:每月检测一次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胆固醇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在改善饮食的同时配合适度运动和体重控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维护整体健康状态。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尿酸高要注意什么?
尿酸高需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药物治疗来控制。尿酸高主要因嘌呤代谢异常或排泄减少引起,长期不控制可能导致痛风或肾结石。 1、饮食调整是控制尿酸的基础。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避免酒精尤其是啤酒,因其会抑制尿酸排泄。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的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酸并促进排泄。 2、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和体重控制。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发作。 3、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效果不佳时使用。常用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以及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和肝肾功能。 4、定期监测尿酸水平是管理尿酸高的关键。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预防相关并发症。 尿酸高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肾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保持耐心,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坚持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也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血压偏高要多喝水吗?
血压偏高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注意饮水量和方式,避免过量饮水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为宜,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1、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液循环。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辅助调节血压。建议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2、饮水方式也需注意,建议选择温水或常温白开水,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以免刺激血管。同时,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咖啡、浓茶等可能影响血压的饮品。如果血压偏高且伴随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肾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水量。 3、除了饮水,血压偏高的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节。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增加富含钾、镁、钙的食物摄入,如香蕉、菠菜、牛奶等,有助于稳定血压。 4、适量运动对血压调节也有积极作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5、如果血压持续偏高,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制定。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血压偏高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调节血压,但需注意饮水量和方式,同时结合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的调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血尿酸高要吃药吗?
血尿酸高是否需要吃药取决于具体情况,轻微升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严重时需药物治疗。血尿酸升高主要与饮食、代谢异常、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 1、饮食控制是降低血尿酸的基础。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 2、药物治疗适用于血尿酸持续升高或已引发痛风等并发症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通过抑制尿酸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选择性抑制尿酸生成,副作用较少;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适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关注肾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预防并发症。 4、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控制血尿酸。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尿酸波动;控制体重,肥胖者需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减重;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持规律作息。 血尿酸高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微升高可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严重时需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综合管理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并发症。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骨坏死 克山病 膈下脓肿 骨质增生 角膜变性 鼻中隔穿孔 变应性口炎 产后尿潴留 急性心包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