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帕金森

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禁忌症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帕金森病能彻底治愈吗?

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控制症状。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有关,通常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每日剂量100-1000mg、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每日剂量0.375-4.5mg和MAO-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每日剂量5-10mg。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补充多巴胺或增强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或苍白球毁损术。DBS通过植入电极调节异常神经活动,苍白球毁损术则通过破坏部分脑组织减轻症状。

3、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作业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等。语言治疗针对言语和吞咽障碍进行训练。

4、心理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增强应对能力。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

帕金森病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预防跌倒。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帕金森病能根治吗?

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根治,但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帕金森病通常由多巴胺神经元退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补充多巴胺或增强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100mg/次,每日3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0.125mg/次,每日2次、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5mg/次,每日1次。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深部脑刺激术DBS和苍白球毁损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DBS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改善运动症状;苍白球毁损术通过破坏异常活跃的脑区,减轻震颤和僵硬。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常见的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4、心理干预: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如舍曲林50mg/次,每日1次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菠菜、坚果;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和心理健康。

帕金森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综合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效果?

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效果可通过深部脑刺激术、苍白球切开术等方式改善症状。帕金森病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平衡障碍等症状。

1、深部脑刺激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异常神经活动,改善运动症状。该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能有效缓解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但需长期随访调整参数。

2、苍白球切开术:通过手术破坏苍白球部分区域,减少异常神经信号传递,改善运动功能障碍。该手术对缓解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效果显著,但可能伴随一定风险,如认知功能下降。

3、药物辅助治疗:手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片100mg/次,每日3次、普拉克索片0.125mg/次,每日3次、司来吉兰片5mg/次,每日1次,进一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4、康复训练: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放松训练,帮助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结合个性化方案,效果更佳。

5、心理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术后需加强心理疏导,如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适应疾病,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帕金森病手术治疗后,饮食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坚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运动方面,可进行太极拳、瑜伽、步行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护理上,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协助日常活动,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帕金森病人术后镇痛怎么办?

帕金森病人术后镇痛可通过药物、物理疗法、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术后疼痛通常由手术创伤、肌肉僵硬、神经压迫等因素引起。

1、药物镇痛: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每次400mg,每日3次、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注射液每次10mg,每4小时一次以及抗痉挛药物如巴氯芬片每次5mg,每日3次。药物选择需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耐受性调整。

2、物理疗法:热敷可缓解肌肉紧张,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轻柔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不适。

3、心理干预:疼痛常伴随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疼痛感知。可采用放松训练、冥想或音乐疗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4、体位调整:术后患者需保持舒适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疼痛部位。可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身体,减少肌肉和关节的负担。适当翻身和活动有助于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

5、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轻度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深呼吸练习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帕金森病人术后镇痛需结合药物、物理疗法和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措施。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上需注意观察患者疼痛变化,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确保患者舒适。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帕金森病患者吃什么好?

帕金森病患者可通过均衡饮食、高纤维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适量蛋白质和充足水分摄入来改善症状。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饮食调理对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1、均衡饮食:帕金森病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避免单一饮食。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全谷物、糙米、燕麦等,提供持续能量;蛋白质可从鱼类、豆类、瘦肉中获取,但需控制摄入量,避免影响药物吸收;脂肪选择健康来源如橄榄油、坚果等。

2、高纤维食物:便秘是帕金森病常见症状,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可多食用蔬菜如菠菜、胡萝卜,水果如苹果、梨,以及全谷物和豆类。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3、富含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神经细胞。蓝莓、草莓、黑莓等浆果富含抗氧化剂;深绿色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以及坚果如核桃、杏仁也是良好来源。适量饮用绿茶也有助于抗氧化。

4、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需适量,避免与药物作用时间冲突。可将蛋白质摄入集中在晚餐,早餐和午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类、鸡肉、豆腐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0.8-1.0克/公斤体重。

5、充足水分:帕金森病患者易出现吞咽困难和脱水,需保证每日水分摄入。建议每日饮水1.5-2升,可选择温水、淡茶或清汤。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以免影响水分平衡。

帕金森病患者在饮食调理的同时,可结合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定期进行营养评估,根据病情调整饮食计划,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近视 脱水 花粉症 神经瘤 耳硬化症 皮脂腺腺瘤 嗜酸性腺瘤 特应性皮炎 卵巢恶性肿瘤 局部麻醉药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