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9167人阅读
抗抑郁药起效时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兴趣恢复和躯体症状减轻,具体感受因人而异。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起效时间一般为2-4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不适后才逐渐感受到改善。
多数患者在服药1-2周后首先会觉察到睡眠质量改善,早醒或入睡困难减轻。随后2-3周内可能逐渐感受到情绪波动减少,对日常活动的抵触感降低,部分患者描述为"心里压着的石头变轻了"。约4-6周时认知功能开始恢复,注意力不集中和决策困难等症状缓解,少数患者会突然在某天意识到"阳光看起来更明亮了"。躯体症状如不明原因疼痛、消化不适等也会同步减轻。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药物适应性反应,初期会感到轻微头晕、口干或恶心,这些症状通常1周内自行消失。个别对药物敏感者可能在24-48小时内就出现情绪提升感,但这种快速反应需警惕可能是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前兆。青少年患者有时会先出现精力恢复而非情绪改善,需家长密切观察行为变化。
服用抗抑郁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摄入,定期复诊评估疗效。若4-6周仍未感受到任何改善,或出现自杀念头加重等异常反应,须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药物起效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建议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