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42人阅读
麻醉前用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焦虑、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增强麻醉效果、预防术中不良反应以及减少麻醉药用量。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抗胆碱药、镇痛药、抗组胺药和抑酸药等。
1、减轻焦虑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片、劳拉西泮片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焦虑情绪,尤其适用于术前紧张的患者。这类药物可产生镇静作用但不会显著抑制呼吸功能,用药后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抑制分泌物抗胆碱药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可有效减少唾液和支气管分泌,防止气道阻塞或误吸风险。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谨慎使用,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3、增强麻醉阿片类镇痛药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能与全身麻醉药产生协同作用,降低麻醉药需求剂量。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用药后需加强血氧监测。
4、预防反应H2受体拮抗剂如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术中反流误吸风险。对于急诊饱胃患者尤为必要,但可能干扰某些麻醉药物的代谢。
5、减少用量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等α2受体激动剂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30%-50%,同时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但需警惕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心脏病患者应减量使用。
麻醉前用药需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疾病及手术类型个体化选择。术前8小时需禁食禁饮,用药后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有药物过敏史或特殊病史者应提前告知麻醉医师,术后24小时内不宜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规范化的术前用药能显著提高麻醉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