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7785人阅读
补牙咬合高可能出现牙齿不适、咬合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补牙后咬合过高通常由填充材料过高、邻牙移位、对颌牙伸长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磨修复体、使用咬合纸检查、重新填充等方式调整。
牙齿不适是补牙咬合高最常见的表现,患者在咀嚼或闭口时会感到修复牙与对颌牙接触异常,可能出现酸胀感或敏感。这种不适在进食硬物时尤为明显,长期未处理可能导致修复体周围牙体组织微裂。医生通常使用低速手机配合咬合纸进行调磨,直至患者无异常接触感。
咬合疼痛多发生在修复后24小时内,表现为特定咬合点出现锐痛,严重时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疼痛源于过高修复体造成的牙周膜受压,可能伴随牙龈轻微肿胀。临床处理需先确定早接触点,采用金刚砂车针分次调磨,每次调磨后需让患者反复咬合测试。
颞下颌关节紊乱属于长期咬合异常的继发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或耳前区疼痛。这种情况多见于后牙区修复体过高导致的咬合干扰,可能改变原有的下颌运动轨迹。除调磨修复体外,必要时需配合颌垫治疗或正畸干预恢复咬合平衡。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修复体折裂或脱落,这常发生在咬合力集中且未及时调整的树脂填充体上。折裂边缘可能刺激舌体或颊黏膜,形成创伤性溃疡。此时需彻底去除旧充填物,重新制备洞型后选择强度更高的材料如银汞合金或嵌体修复。
补牙后应避免立即用修复侧咀嚼过硬食物,24小时内出现咬合异常需及时复诊。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邻牙移位等问题。若出现持续性关节弹响或夜间磨牙现象,建议进行全面的咬合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