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64人阅读
孩子鼻炎打呼噜可能与鼻腔黏膜炎症、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可通过鼻腔冲洗、抗过敏治疗、腺样体切除术、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改善。
1、鼻腔黏膜炎症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导致黏膜充血肿胀,阻塞鼻腔通气道。建议家长每日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帮孩子清洁鼻腔,如诺斯清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配合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睡眠时垫高枕头有助于减轻鼻塞。
2、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增生会压迫后鼻孔,常见于3-10岁儿童。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或反复中耳炎,可通过鼻咽侧位片确诊。轻度肥大可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重度需行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两周。
3、过敏反应尘螨或花粉过敏引发鼻黏膜水肿。家长应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床罩。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建议检测过敏原后针对性进行脱敏治疗,避免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
4、鼻中隔偏曲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鼻腔结构畸形。轻度偏曲可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短期缓解,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显著影响呼吸者需在青春期后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前需完成鼻窦CT评估。家长应注意防止孩子鼻部撞击。
5、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引发急性鼻咽炎时,暂时性打鼾会随病情好转消失。家长可给孩子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用吸鼻器清除分泌物。若持续10天以上需排查细菌性鼻窦炎,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宠物,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超过10秒或白天嗜睡,需尽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长期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面发育,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正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