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94人阅读
三个月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可通过复查听力筛查、完善听力诊断、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言语训练等方式干预。听力筛查未通过可能与遗传因素、耳部发育异常、耳道堵塞、中耳炎、耳毒性药物等因素有关。
1、复查听力筛查初次筛查未通过需在42天内复查,采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复查前家长需确保婴儿处于安静状态,避免耳道被胎脂或羊水残留干扰。若复查仍未通过,需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
2、完善听力诊断诊断性检查包括行为测听、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需在婴儿自然睡眠状态下进行。家长需配合医生记录孕期感染史、家族耳聋史等信息。诊断明确后,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制定干预方案。
3、佩戴助听器对于轻中度听力损失,建议在6月龄前验配助听器。家长需每日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定期进行声场评估调试。同时需观察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如眨眼、转头等行为变化。
4、人工耳蜗植入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在助听器无效时可考虑12月龄后手术。术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耳蜗发育情况,术后家长需配合完成开机调试及听觉映射编程。
5、听觉言语训练无论采用何种干预方式,均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听觉唤醒训练。家长需学习声源定位、语调辨识等家庭训练方法,每日与婴儿保持面对面交流,使用高对比度口型辅助理解。
家长发现婴儿对突然声响无惊跳反射、睡眠中不易被吵醒等情况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复诊。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棉签清理耳道,哺乳时保持头高位防止呛奶引发中耳炎,远离强噪声环境。定期监测听力发育里程碑,如3个月能寻找声源,6个月发出咿呀声等,若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