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8215人阅读
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倾向、社会功能丧失、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加重及共病风险增加。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严重程度与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1、自杀倾向重度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强烈自杀意念或行为,可能与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血清素系统紊乱有关。典型表现为反复出现死亡念头、制定自杀计划或尝试自杀。临床常用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联合心理危机干预,家属需密切监护患者并移除危险物品。
2、社会功能丧失患者可能完全丧失工作学习能力,出现回避社交、长期卧床等行为退缩表现。这与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的负性认知偏差相关。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可改善功能,同时需要家属协助建立规律作息和社会接触。
3、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抑郁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及决策能力显著下降,海马体体积缩小是重要生物学基础。患者可能出现思维迟缓、无法完成简单计算等症状。米氮平片联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部分改善症状,但需持续治疗数月才能见效。
4、躯体症状加重除情绪症状外,可能出现顽固性失眠、食欲紊乱、慢性疼痛等躯体化表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有关。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疼痛性躯体症状效果较好,同时需要保持适度运动和饮食调节。
5、共病风险增加重度抑郁易合并焦虑障碍、物质依赖或心血管疾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躁狂发作。帕罗西汀片等药物需根据共病情况调整,心理治疗应针对多种障碍设计整合干预方案。
抑郁症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日照和规律运动,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沟通技巧。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限制精制糖摄入。症状恶化时须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严重自杀风险需住院进行危机干预。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