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1人阅读
子宫切除后可能出现月经消失、生育能力丧失、激素水平变化等情况,具体影响与手术方式及是否保留卵巢有关。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等疾病,术后需关注盆底功能、心理健康及长期健康管理。
全子宫切除术后月经会永久停止,若同时切除卵巢可能引发更年期症状如潮热、情绪波动。保留卵巢的患者激素分泌功能通常不受影响,但需警惕卵巢功能早衰风险。手术可能短期导致排尿异常或便秘,多数在3-6个月恢复。盆底肌锻炼有助于预防术后盆腔器官脱垂,建议术后1个月开始凯格尔运动。术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并补充钙剂。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术后长期盆腔疼痛或性功能障碍,这与手术范围、神经损伤有关。子宫切除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轻微上升,尤其是45岁前手术者需加强血脂血压监测。心理方面可能出现身份认同困扰,建议参与支持小组进行疏导。术后3年内应每年进行阴道残端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
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铁、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改善心肺功能,但术后3个月内避免负重运动。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持续发热或严重疼痛需及时就医。建议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包括乳腺检查、甲状腺功能评估等综合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