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0人阅读
人没有小肠通常无法长期存活。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其缺失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但通过全肠外营养支持可短期维持生命。
小肠承担着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关键功能。当食物经过胃部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十二指肠与胰液、胆汁混合,空肠负责吸收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回肠则专门吸收维生素B12和胆汁酸。小肠黏膜表面的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结构使其吸收面积达到200平方米,这种特殊结构无法被其他器官替代。若完全切除小肠,人体将丧失90%以上的营养吸收能力,即便摄入充足食物,营养物质也无法进入血液循环。
现代医学可通过全肠外营养维持患者生命,这种技术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经静脉直接输入血液循环。部分患者能依靠TPN生存数年,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导管感染、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少数接受小肠移植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生存质量,但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异反应。临床记录显示,完全缺失小肠且未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通常在数周内因严重营养不良和多器官衰竭死亡。
建议存在小肠功能衰竭风险的患者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对于短肠综合征患者,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易吸收食物、补充消化酶等措施改善营养状况。出现持续腹泻、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发生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医疗团队会根据剩余肠道长度和功能制定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