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64人阅读
静脉曲张引起的腿部酸胀可通过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静脉曲张通常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妊娠、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常伴随下肢沉重感、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
1、抬高下肢平躺时将双腿抬高超过心脏水平,每次保持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重力作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淤血和酸胀感。夜间睡眠时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长期坚持能缓解晨起时的下肢不适。
2、穿戴弹力袜选择医用的二级压力弹力袜,晨起前卧床穿戴,覆盖至膝盖或大腿。弹力袜通过梯度压力支撑浅静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内压力。需注意根据腿围选择合适尺寸,避免过紧影响动脉供血,每日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3、适度运动进行游泳、骑自行车、踝泵运动等低冲击性活动,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小腿肌肉收缩可发挥"肌泵"作用,推动静脉血液回流。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小时活动下肢,工作时可做踮脚尖动作。
4、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地奥司明片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迈之灵片含马栗提取物能减轻水肿,羟苯磺酸钙胶囊可保护血管内皮。药物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不可替代病因治疗。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静脉曲张伴皮肤并发症者,可考虑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腔内激光闭合术。手术通过去除病变静脉或闭合异常通道,从根本上解决血液倒流问题。术后需坚持穿戴弹力袜3-6个月,定期复查血管超声。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饮食中增加蓝莓、黑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禁止搔抓或碰撞曲张静脉区域。若出现皮肤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建议每年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