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3人阅读
脐带脱落可能由脐带自然干燥、脐部轻微感染、脐带结扎过紧、脐部血管异常闭合、脐部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脐部干燥、局部消毒处理、调整护理方式、使用抗生素软膏、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1、脐带自然干燥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燥变黑,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自然脱落。这是脐带血管闭合后的生理过程,表现为残端无渗血、无红肿。护理时需用75%酒精棉签每日消毒脐窝,避免尿布摩擦。若发现残端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属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
2、脐部轻微感染脐部接触污染物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表现为脐周皮肤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配合生理盐水清洗。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拒奶等全身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脐带结扎过紧分娩时脐带结扎位置过高或过紧可能影响残端血供,导致脱落延迟或局部缺血。表现为残端发黑但长时间不脱落,触碰时婴儿哭闹明显。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重新结扎,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牵拉残端,使用碘伏消毒时动作轻柔。
4、脐部血管异常闭合少数新生儿存在脐动脉或脐静脉闭合不全,可能引起延迟脱落或渗血。超声检查可发现脐部血管残留,临床表现为残端持续湿润或有血性分泌物。确诊后可能需要电凝止血或手术结扎,家长发现异常渗血时应用无菌纱布按压并立即就医。
5、脐部护理不当过度消毒、包裹过厚或使用不明偏方可能刺激脐部皮肤。正确护理应保持脐部暴露通风,每日消毒1-2次即可。避免使用紫药水、痱子粉等可能掩盖感染症状的物质,尿布应折叠在脐部以下。若已出现皮肤破损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脐带脱落期间建议家长每日观察脐部情况,选择透气纯棉衣物,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脐部。脱落后的脐窝可能仍有少量分泌物,需继续消毒至完全干燥。如发现脐周红肿扩散、异味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带婴儿至儿科就诊。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促进脐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