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2人阅读
小儿轮状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常见于秋冬季,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食物或直接接触感染者传播。
轮状病毒传染性强,病毒可在感染者粪便中大量存在,并通过排泄物污染环境。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婴幼儿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或护理人员的手后,若未彻底清洁便接触口鼻,易造成感染。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3天,发病时可能出现发热、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3-8天。
免疫功能低下或早产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症状可能更严重,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这类患儿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病毒排出可持续至症状消失后10天左右,期间仍具有传染性,需持续做好隔离与消毒措施。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需注意手卫生,护理婴幼儿前后均需用肥皂洗手。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感染概率,建议家长按免疫程序为婴幼儿接种。患儿使用过的便盆、尿布等需单独消毒处理,避免与其他儿童混用。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补液,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