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65人阅读
感染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感染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积极控制感染源。
1、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感染性休克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主要通过激动α受体收缩外周血管,提高平均动脉压。该药适用于高排低阻型休克,能有效改善组织灌注。使用时常需中心静脉给药,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需避光保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局部组织坏死等。
2、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是正性肌力药物,通过激动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该药可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组织氧供,但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需持续静脉泵入,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变化。
3、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适用于对儿茶酚胺类药物反应不佳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激活V1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该药可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用量,尤其适用于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加压素注射液可能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心肌缺血等不良反应,需谨慎调整剂量。
4、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具有α和β受体双重激动作用,适用于严重低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抢救。该药可迅速提升血压,但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肾上腺素注射液需稀释后静脉推注或持续泵入,使用过程中需严格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5、多巴胺多巴胺在不同剂量下具有不同药理作用,低剂量时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中高剂量时激动β和α受体。该药曾广泛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但近年研究显示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多巴胺注射液需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需注意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感染性休克患者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全面治疗,除血管活性药物外还需积极控制感染源、液体复苏、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乳酸水平、尿量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恢复期需注意营养支持,逐步恢复活动能力,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