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7人阅读
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五类,主要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1、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作用高峰在1-3小时,持续时间为3-5小时。适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需在餐前即刻注射。这类胰岛素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能快速降低因进食引起的血糖升高,但需注意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
2、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注射液,30-60分钟起效,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5-8小时。常用于静脉输注或胰岛素泵治疗,可纠正急性高血糖状态。其溶液呈透明状,须避免冷冻或剧烈摇晃,开封后常温保存期限较短。
3、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1-2小时起效,作用高峰在4-12小时,持续18-24小时。通常每日注射1-2次,提供基础胰岛素需求。其混悬液需充分摇匀后使用,可能因吸收变异导致血糖波动,需配合血糖监测调整剂量。
4、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起效时间1-2小时,无显著作用高峰,可持续作用24小时以上。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每日固定时间注射一次即可。这类胰岛素作用平稳,低血糖风险较低,但需注意注射部位轮换以防脂肪增生。
5、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含有固定比例的速效/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成分,兼具控制餐后和基础血糖的功能。常见剂型有30/70、50/50等配比,每日注射2次,适合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使用前需充分混匀,且调整剂量时需考虑两组分的协同作用。
胰岛素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血糖谱、胰岛功能、生活方式等选择合适类型。所有胰岛素均需冷藏保存开封后部分可常温存放,注射部位应规律轮换。治疗期间须定期监测血糖,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方案,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