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 检验科

新生儿采足跟血是检查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足跟血筛查的方法?

足跟血筛查的方法包括采集、检测、分析、报告和随访五个步骤。足跟血筛查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主要用于筛查先天性代谢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1、采集:足跟血筛查的第一步是采集新生儿足跟血。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7天内进行,医护人员使用专用采血针在足跟部位轻轻刺破皮肤,采集几滴血液于滤纸片上。采集时需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同时确保血液均匀渗透滤纸,以保证样本质量。

2、检测:采集的足跟血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使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对样本中的特定代谢物或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分析:检测完成后,实验室会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项指标的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存在异常。对于异常结果,实验室会进行复核,以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可能性。分析过程中,专业人员会结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4、报告:分析结果会以报告形式反馈给医疗机构和新生儿家长。报告内容包括检测项目的名称、检测结果、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对于异常结果,报告会明确标注,并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医疗机构会根据报告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5、随访: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医疗机构会安排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进一步的诊断检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家庭护理指导等。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足跟血筛查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并干预新生儿先天性代谢异常和遗传性疾病。通过足跟血筛查,可以显著降低这些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按时进行足跟血筛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同时,家长在筛查前后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保持足跟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饮食上,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运动方面,新生儿应进行适量的抚触和被动运动,促进身体发育。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足跟骨质增生吃什么药?

足跟骨质增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营养补充剂等方式治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每日3次、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1次等药物可缓解炎症和疼痛,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曲马多缓释片50mg,每日2次等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适用于短期控制症状,但需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肝损伤或药物依赖。

3、营养补充剂:葡萄糖胺片1500mg,每日1次、硫酸软骨素片1200mg,每日1次等可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适合长期服用,但起效较慢,需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4、外用药物: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每日3次涂抹患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每日1次贴敷等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减轻疼痛和炎症,适合对口服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5、中药治疗:骨刺消痛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壮骨关节丸每日2次,每次6g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海鱼等,促进骨骼健康。适当进行足部按摩和热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着舒适的鞋子,减轻足部负担。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新生儿足底血48小时采行吗?

新生儿足底血采集应在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延迟采集可能影响检测效果,建议及时完成。新生儿足底血筛查主要用于早期发现先天性代谢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这些疾病在早期干预下可以有效控制或治愈,避免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足底血采集通常在婴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此时婴儿的代谢状态稳定,筛查结果更为可靠。采集方法简单,医护人员用专用采血针在婴儿足跟处轻轻刺破皮肤,吸取少量血液即可。采集后,血液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家长需等待检测结果。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医院会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早期筛查和干预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措施,家长应积极配合医院完成足底血采集,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婴儿抽足跟血是检查什么的?
婴儿抽足跟血主要用于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确保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通过足跟血检测,可以筛查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疾病,这些疾病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代谢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影响大脑发育。早期发现后,通过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智力障碍等严重后果。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可能导致婴儿生长迟缓、智力低下。通过足跟血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早期筛查后,通过避免接触某些药物和食物,如蚕豆、磺胺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溶血发作。 4、其他可筛查的疾病包括半乳糖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这些疾病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对婴儿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通过足跟血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饮食调整、激素替代治疗等,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婴儿抽足跟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筛查方法,通过早期发现遗传代谢性疾病,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严重后果。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足跟血筛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相关疾病,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换骨丸能不能治足跟痛?
换骨丸可以缓解足跟痛,但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足跟痛常见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等,换骨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治疗足跟痛还需结合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1、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足跟疼痛。换骨丸可通过活血化瘀缓解症状,同时建议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足弓支撑鞋垫使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跟骨骨刺是由于长期劳损或钙质沉积形成的骨质增生,换骨丸可缓解局部炎症,但需结合超声波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或手术切除骨刺。 3、跟腱炎多因运动过度或姿势不当引起,换骨丸可减轻炎症,同时建议进行跟腱拉伸、冰敷和减少运动量,严重时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物理治疗。 足跟痛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换骨丸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心悸 白斑病 鼻骨骨折 结膜结石 路易体痴呆 腕关节结核 痛风性关节炎 童年情绪障碍 颞下颌关节脱位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