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08人阅读
结石尿血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损伤、泌尿系统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
1、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常伴随腰部绞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帮助排出,较大结石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血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
3、泌尿系统损伤外伤或医源性操作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损伤出血,表现为突发性血尿。轻度损伤可通过卧床休息、止血敏注射液等药物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进行尿道修补术或膀胱缝合术等手术治疗。
4、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可引起无痛性血尿,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根据肿瘤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可能需配合吉西他滨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5、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异常疾病可能导致自发性尿血,常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人凝血因子VIII、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药物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出现结石尿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等摄入,避免久坐憋尿。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尿酸结石患者需低嘌呤饮食,钙盐结石患者应控制乳制品摄入。治疗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