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7人阅读
婴儿气管痉挛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治疗、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气管痉挛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先天性气道异常、胃食管反流、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音、咳嗽、口唇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
1、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儿气管痉挛发作时需立即将其置于侧卧位,避免分泌物阻塞气道。家长可用吸球轻柔清理鼻腔分泌物,同时抬高婴儿头部约30度,有助于减轻气道压力。若出现呕吐需及时清理口腔,防止误吸。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可减少气道干燥刺激,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2、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快速缓解气道炎症,配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能扩张支气管。雾化时需使用婴儿专用面罩,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可重复2-3次。雾化后需给婴儿拍背排痰,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严重发作时可使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联合治疗。
3、口服药物孟鲁司特钠颗粒适用于过敏性气管痉挛的长期控制,能减少白三烯介导的气道收缩。氨溴索口服溶液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缓解气道阻塞。服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
4、静脉注射药物严重痉挛发作时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抗炎,配合氨茶碱注射液解除支气管痉挛。静脉给药需在医院监护下进行,密切监测心率、血氧变化。对伴有感染的病例可加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但需先进行皮试排除过敏风险。
5、机械通气当出现呼吸衰竭时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参数需根据婴儿体重精确设置,初始氧浓度不超过40%,呼气末正压维持在4-6cmH2O。通气期间需定期进行血气分析,逐步下调支持参数直至撤机。术后可能需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预防喉头水肿。
家长应避免在婴儿周围吸烟,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哺乳期母亲需忌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可在家中备妥急救药物和便携式血氧仪,记录每次发作的诱因和持续时间。建议定期到儿科呼吸专科随访,进行肺功能评估和过敏原检测。急性发作期间避免强行喂食,可少量多次给予温开水保持体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