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6人阅读
骨折恢复一般需要4-12周,具体时间与骨折部位、严重程度、年龄及康复措施等因素相关。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通常持续1-2周,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此时需严格制动。修复期约持续3-8周,骨痂开始形成,X线可见模糊骨折线,可逐步进行被动活动。重塑期需要2-4周,骨痂改造塑形完成,可逐步恢复负重功能。上肢简单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恢复较快,约4-6周即可愈合。下肢承重骨如股骨骨折需要8-12周,而复杂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可能延长至3-6个月。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30%-50%,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可能延长20%-30%。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畸形愈合。营养补充应注重钙质、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摄入,戒烟戒酒以促进愈合。
骨折恢复期间建议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遵医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萎缩。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热敷或物理治疗改善僵硬。若出现持续疼痛、皮肤发紫或固定物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均衡饮食并保证每日600-800毫克钙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