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777872人阅读
治疗肝衰竭的药物主要有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人血白蛋白等。肝衰竭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及病情选择药物。
1、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组织修复,适用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该药需静脉滴注,常见不良反应为低热,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
2、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适用于药物性或酒精性肝衰竭。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需避光保存,现配现用。
3、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通过修复肝细胞膜结构,改善肝功能,适用于中毒性肝损伤导致的肝衰竭。静脉给药时需缓慢输注,偶见胃肠不适。不可与电解质溶液混合使用。
4、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能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性脑病症状,适用于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口服后可能出现恶心等消化道反应,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需足量饮水送服。
5、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低蛋白血症,适用于终末期肝衰竭伴腹水患者。输注过快可能引发心衰,需严格控制滴速。使用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肝衰竭患者需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优先选择鱼虾、蛋清等优质蛋白。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限制高脂饮食。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监测体重及腹围变化。出现意识改变或出血倾向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