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感冒

鼻涕很黏和胶水一样属于什么感冒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喉咙有黏痰怎么治疗?

喉咙有黏痰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环境改善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感冒、咽喉炎、过敏、干燥、吸烟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多喝温水或温热的蜂蜜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减少对咽喉的刺激。适量食用梨、白萝卜、百合等润肺化痰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时,可服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每日3次、乙酰半胱氨酸颗粒200mg/次,每日2次或盐酸溴己新片8mg/次,每日3次。若伴有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3、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将湿毛巾挂在房间内,避免空气过于干燥。远离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咽喉的刺激。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大声说话或长时间讲话。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5、就医建议:若痰液颜色异常如黄色、绿色或带血、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增强肺功能,促进痰液排出。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耳朵里是湿还黏糊糊的怎么掏?

耳朵里湿且黏糊糊的情况可通过清洁耳道、避免感染等方式处理。这种现象可能由耳垢过多、外耳道感染、湿疹、中耳炎、耳道进水等原因引起。

1、耳垢过多:耳垢是耳朵自然分泌的物质,过多时可能导致耳朵感觉湿黏。可使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清洁外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深入耳道,以免损伤耳膜。

2、外耳道感染:外耳道感染常由细菌或真菌引起,可能导致耳朵分泌物增多。保持耳道干燥,避免频繁掏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3、湿疹:耳道湿疹可能引起皮肤潮湿和分泌物增多。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耳道,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必要时可使用含有氢化可的松的软膏局部涂抹。

4、中耳炎:中耳炎可能导致耳朵分泌物增多,伴有疼痛和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进行鼓膜穿刺引流。

5、耳道进水:游泳或洗澡时耳道进水可能导致耳朵感觉湿黏。倾斜头部让水自然流出,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

日常护理中,保持耳道清洁和干燥,避免频繁掏耳,注意个人卫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和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散步和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耳部健康。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嗓子总有黏糊糊的痰怎么回事?

嗓子总有黏糊糊的痰可能由感冒、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缓解。

1、感冒:感冒病毒侵袭呼吸道,导致黏膜分泌增多,形成痰液。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当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可服用感冒药物如复方氨酚烷胺片,每日两次,每次一片。

2、咽喉炎:咽喉部炎症刺激黏膜分泌痰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温水,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缓解咽喉不适。

3、鼻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形成痰液。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两次,可减少分泌物。若症状持续,可使用鼻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剂,每日一次,每次一喷。

4、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症导致痰液增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可服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促进痰液排出。

5、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黏膜,产生痰液。避免过饱、睡前进食,可服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日一次,每次20毫克,减少胃酸分泌。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促进呼吸道健康。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环境刺激呼吸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不咳嗽但喉咙里有黏痰,讨论具体原因?

不咳嗽但喉咙里有黏痰可能由环境干燥、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鼻后滴漏等原因引起。

1、环境干燥:空气湿度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水分蒸发,分泌物变稠形成黏痰。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或多喝水可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

2、慢性咽炎:长期吸烟、饮酒或过度用嗓可能导致咽部慢性炎症,分泌物增多。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如辛辣、油腻食物。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每次5分钟,有助于减轻炎症。

3、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分泌物增多。避免饱餐后立即平躺,睡前2-3小时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反流发生。可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缓解症状。

4、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呼吸道,导致黏液分泌增多。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10mg每日一次,减轻过敏症状。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针对性避免接触。

5、鼻后滴漏:鼻炎或鼻窦炎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次1喷,每日2次,减轻鼻腔炎症。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改善呼吸道功能。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细菌滋生。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提高身体抵抗力。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耳屎湿黄黏是怎么回事?

耳屎湿黄黏可能由外耳道炎症、耳部感染、耳垢分泌过多、耳部湿疹、耳部皮肤油脂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症:外耳道炎症可能导致耳屎湿黄黏,常伴随耳部疼痛、瘙痒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每次3滴;或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每日2次,每次2滴。同时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

2、耳部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耳屎异常,表现为湿黄黏稠。治疗时可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涂抹于外耳道;或使用盐酸特比萘芬喷雾,每日1次,喷于患处。注意避免耳部接触水,防止感染加重。

3、耳垢分泌过多:耳垢分泌过多可能与遗传或生活习惯有关,导致耳屎湿黄黏稠。日常护理可使用温盐水清洗外耳道,每周1-2次;或使用耳垢软化剂,如碳酸氢钠滴耳液,每日1次,每次2滴,软化耳垢后轻轻清理。

4、耳部湿疹:耳部湿疹可能导致皮肤分泌物增多,使耳屎湿黄黏稠。治疗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涂抹于患处;或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涂抹于湿疹区域。避免抓挠,保持耳部清洁。

5、耳部皮肤油脂分泌异常:耳部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可能导致耳屎湿黄黏稠。日常护理可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清洁耳部皮肤,每周2-3次;或使用控油护肤品,如含有水杨酸的洁面乳,每日1次,控制油脂分泌。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定期检查耳部健康。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等,有助于皮肤健康。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如每天散步30分钟,有助于预防耳部感染。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面肌痉挛 双角子宫 急性胆管炎 骶髂关节结核 风湿性心脏病 肱骨内上髁炎 喉返神经麻痹 颈内静脉损伤 甲状旁腺肿瘤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