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22人阅读
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决明子、菊花、山楂、玉米须、杜仲等中药泡水饮用辅助降压。中药泡水降压效果有限,需配合规范治疗,不可替代药物。
一、决明子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其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扩张血管。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头晕目赤、便秘者。可配伍菊花增强清热效果,但脾胃虚寒者慎用。临床常用决明子茶辅助降压,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二、菊花菊花能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含黄酮类物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眩有效。建议选用杭白菊或滁菊,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可与枸杞配伍防止寒凉伤胃,但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饮用。
三、山楂山楂含黄酮和三萜类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并调节血脂。适合痰湿内阻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鲜山楂或干品均可使用,可搭配荷叶增强降脂效果。胃酸过多者应减量,避免空腹饮用。
四、玉米须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作用,通过促进钠排泄辅助降压。适用于水钠潴留型高血压伴下肢浮肿者。可单味煎煮或与茯苓配伍,每日用量15-30克。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杜仲杜仲含杜仲胶和木脂素类成分,能改善血管弹性。对肝肾不足型高血压伴腰膝酸软者较适宜。建议选用杜仲叶泡水,每日5-10克。阴虚火旺者可能出现口干等不适,需调整用量。
中药泡水降压需辨证选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中药调理期间仍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减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