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2人阅读
婴儿感冒发烧通常不建议自行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感冒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过敏等因素有关,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一、布洛芬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滴剂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儿发热超过38.5摄氏度的情况,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该药对胃肠黏膜有轻微刺激,服药期间需监测婴儿有无呕吐或腹泻。若合并脱水症状或先天性心脏病需谨慎使用。
二、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可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退热治疗,作用温和且肝脏代谢负担较小。用药后可能出现出汗增多,需及时补充水分。蚕豆病患儿禁用,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用。
三、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缓解发热伴鼻塞流涕症状。1岁以下婴儿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禁用。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应避免与其他镇静药物同服。
四、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中成药,含连翘、淡豆豉等成分,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脾胃虚寒婴儿慎用,若发热持续3天无缓解需停药就医。
五、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含柴胡、桂枝等中药成分,对风寒感冒初期低热有效。冲泡时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服药后需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不可单独依赖中成药退热。
婴儿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促进散热,体温上升期出现寒颤时可加盖薄毯。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少量多次补充温水。使用退热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拒食、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人群聚集场所,注意手部卫生与鼻腔清洁,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