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7人阅读
怀疑尿毒症需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功能评估及肾脏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因素引起。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评估肾功能的核心手段,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等指标。血肌酐水平超过707微摩尔每升可能提示尿毒症,同时需结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分期。血液检查还能发现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尿毒症常见并发症。
2、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和尿沉渣镜检。尿毒症患者通常出现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可能提示肾病综合征。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脏损害。
3、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皮质厚度及血流情况,尿毒症晚期常表现为双肾萎缩。CT或MRI能进一步评估肾脏结构异常,如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等病因。放射性核素肾图可动态评估分肾功能,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4、肾功能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是判断肾功能分期的金标准,可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或核素标记法检测。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GFR低于15毫升每分钟即达到尿毒症期。肾小管功能检查如尿浓缩稀释试验可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
5、肾脏病理学检查肾穿刺活检能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病理检查需在凝血功能正常、血压控制平稳前提下进行,可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建议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夜尿增多等疑似症状时尽早就医,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确诊尿毒症后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营养状况,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同时需注意预防感染、纠正贫血及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