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34人阅读
菌子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导泻吸附、血液净化、药物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菌子中毒通常由误食毒蕈导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症状等表现。
1、催吐洗胃早期发现中毒后应立即刺激咽喉部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就医后需用温盐水或活性炭混悬液反复洗胃,清除胃内残留毒物。洗胃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超过6小时毒物进入肠道后效果有限。
2、导泻吸附洗胃后需口服硫酸镁等泻剂促进肠道排毒,同时服用医用活性炭吸附毒素。活性炭可阻断肠肝循环,对鹅膏菌等肝毒性毒蕈尤为重要。导泻过程中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血液净化针对重症患者可采用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清除血液毒素。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分子量较大的鹅膏毒肽,血浆置换适用于合并溶血或肝衰竭患者。需在中毒后48小时内进行。
4、药物治疗根据毒素类型选用特异性解毒剂,如青霉素G治疗鹅膏菌中毒,水飞蓟素保护肝细胞。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水飞蓟宾胶囊、注射用谷胱甘肽等药物。阿托品可用于缓解毒蕈碱样症状。
5、对症支持出现肝功能损害时需保肝治疗,急性肾衰竭需血液透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神经精神症状可给予镇静剂,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需转入ICU监护。
预防菌子中毒需避免采摘食用野生菌类,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卧床休息,初期禁食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促进肝细胞修复。中毒后半年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