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4人阅读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有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
1、胃溃疡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呕血、黑便等症状。胃溃疡引起的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胃溃疡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饮食。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止血,药物可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奥曲肽、特利加压素注射液等。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定期监测肝功能。
3、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与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呕血、黑便、上腹不适等症状。治疗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钠肠溶片、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等药物。患者需停用损伤胃黏膜药物,避免饮酒,保持情绪稳定。
4、胃癌胃癌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呕血、消瘦、贫血等症状。胃癌引起的出血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配合化疗药物如替吉奥胶囊、注射用奥沙利铂等治疗。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胃镜。
5、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多由剧烈呕吐导致,通常表现为呕血、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内镜下止血,药物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等。患者需避免剧烈呕吐,少食多餐,进食后保持直立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出血停止后可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过热、过硬、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胃镜,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头晕、心悸、呕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有肝硬化病史者需监测门静脉压力,胃溃疡患者需规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