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77人阅读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部疼痛等,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肾结核可能由肺结核血行播散、泌尿系统直接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一、症状表现肾结核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症状,如排尿灼热感、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特征性脓尿或尿液浑浊,约半数患者伴有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伴随持续低热、盗汗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晚期可因肾实质破坏导致腰部钝痛或绞痛。若合并输尿管结核,可能引发肾积水并加重腰痛。
二、药物治疗标准抗结核方案需包含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一线药物,疗程通常持续6-9个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对于耐药菌株可选用注射用硫酸链霉素、乙胺丁醇片等二线药物。所有抗结核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三、手术治疗当肾脏广泛钙化或功能丧失时,可能需行肾切除术。部分患者可采用肾病灶清除术保留肾功能,术后仍需完成抗结核治疗。合并输尿管狭窄者可实施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输尿管成形术,术前需评估对侧肾功能状态。
四、营养支持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维持正氮平衡,补充维生素C片促进组织修复。适量增加牛奶、豆制品等钙质摄入,但需与抗结核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尿路刺激症状,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
五、并发症管理膀胱挛缩患者需间歇导尿或膀胱扩大术,肾性高血压应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监测病情变化,结核活动期须隔离痰液及尿液。合并肺结核者需同步进行呼吸道隔离,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肾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个人卫生,单独使用毛巾等生活用品。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及尿液结核菌培养,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完成治疗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1年,警惕复发可能。出现新发尿路症状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结核密切接触者建议预防性用药评估。